必修3:《我国的政治制度(一)》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政治组 刘鹏
教学目标 |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全面理解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科学精神: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好制度,我国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政体。 3.法治意识:明确国家权力机关在宪法和相关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国家权力机关是党依照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成为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人大代表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政治与法治。 | ||||||||||||||||
教学重点 | 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2.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 3.人大与人大代表的职权区分 | ||||||||||||||||
教学方法 |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主题升华 | ||||||||||||||||
课时 | 1课时 | ||||||||||||||||
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展示本节课课标要求: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全面理解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科学精神: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好制度,我国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政体。 3.法治意识:明确国家权力机关在宪法和相关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国家权力机关是党依照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成为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人大代表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政治与法治。
| 熟悉课标要求 | 了解本节课的课标要求 | ||||||||||||||
授
课 | 活动一:自主学习 | ||||||||||||||||
结合一轮复习知识提纲,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功能、地位、优势”四个方面回顾知识点,存疑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班级内共同讨论解决。 |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 1. 重温知识点 2. 发现疑点 3. 合作解决 | |||||||||||||||
活动二:疑点攻克 | |||||||||||||||||
步骤一:每小组给出本小组存疑的知识点 归纳:对于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中“民主集中制”的相关知识、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学生在理解上普遍存疑。 | |||||||||||||||||
步骤二: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大,由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有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权力。 由此引导学生回答以下3组关系: 1. 人民与人大代表关系 由此引出“人大代表”的性质、产生、职权、义务等知识点,得出:在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2. 人大代表与人大的关系 引出“人大”的性质、职权 结合1和2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区别“人大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职权”。 并以习题建议检验和巩固: (2023·辽宁)2022年6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对2021年中央决算(草案)和中央决算报告进行了审查,决定批准2021年中央决算。这一过程涉及 ①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 ③人大代表的审议权和表决权 ④人大代表的提案权和质询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得出: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步骤三:展示“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表现:
习题巩固: (2023·浙江)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此次修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表明 ①民主立法是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立法机关的内在要求 ②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表决是人大代表通过会议的方式依法集体行使职权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学生讨论并个别回答
学生个别回答其他同学点评、补充 | 围绕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全面把握本节课知识 | |||||||||||||||
活动三:学有所得 | |||||||||||||||||
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省农业农村部门坚决担负起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统筹协调各部门,全面有序推进该条例落实落地,广大农民更是踔厉奋发,积极参与,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近年来,J县政府为“破解”乡村振兴,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建立“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合作社30家,其中种植合作社13家,养殖合作社16家,农机合作社1家。如今的J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走上了“强村富民”共富路。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浙江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彰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优势的。
|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 培养学生审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 | |||||||||||||||
结课 | 结语:大节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为核心,从“人大代表与人民”、“人大代表与人大”、“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3组关系中可以全面把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 ||||||||||||||||
板书设计 | 我国的政治制度(一) 1. 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2. 人大代表与人大的关系 3.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 ||||||||||||||||
教学总结 | 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知识点比较零散,因此我选择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由此提出2个问题: 1、在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出3组关系: ①“人大代表与人民”②“人大代表与人大”③“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 2、如何理解“民主集中制” ①含义②表现 | ||||||||||||||||
评课反馈 | 温老师:本节课以3个活动为统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着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再构架,教学效果好,但教学容量偏小 刘志:知识再架构比较新型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师生关系融洽。 张小洁:议学问题设计思路清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同掌握能力学生自学过程不够充分和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