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第12周每周一课:等差数列复习——刘清韵
发布时间:2024-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淑君

1. 大单元教学彰显多元教学理念

在高中课程体系建设中,数学学科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数学课程本身具有抽象复杂、逻辑性强、可操作性高等特征,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出一定要求。从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来看,教材中呈现了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以单课时教学为主,忽视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所以学生只能学习零散的知识点,缺乏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的认知,这实际上也阻碍了知识的实践运用,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学习效率,甚至消耗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使用新教材之后,从过去零散教学转为大单元教学,突出强调以生为本教育思想,彰显多元教学理念,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不断启迪思维,提升学习有效性。

2. 大单元教学引领思维能力发展

数学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其他文科课程有明显区别,并不是学生简单地背诵理论或公式就能掌握知识,真正有效果的学习活动必然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清晰地建立各知识点的关联性,梳理逻辑关系,才能抓住知识本质与内涵,在此过程中不断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娴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学以致用目标。因此,在这一教学需求下,实施大单元教学非常必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数学知识点,引领学生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发展,通过深度思考,拓展延伸知识网络,建构知识框架,让学生真正投入数学课堂学习活动,通过大单元教学梳理清晰相关联的知识脉络。

3. 大单元教学回归数学学科本质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基础,也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但是也要考虑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能力各有差异,在这一背景下使用新教材,推进大单元教学模式,整合与重组单元知识,能够让数学教育 真正回归学科本质,不断优化完善知识结构。以整体性发展理念为指引,指导学生整体性、系统性、有效性学习,凸显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深度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完善知识框架,提升数学综合能力,这也正是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IMG_0004(20231202-030340).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