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牛顿第一定律
一、课标要求
1.知道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2.理解加速度是解决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桥梁。
3.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本课内容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力。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驶入下坡路段后持续使用刹车容易造成刹车毂过热,致使车辆制动性能降低或制动失灵,而发生追尾、对撞等恶性交通事故。为避免这种事故,经常在高速下坡路段修一段“避险车道”,如图所示。避险车道均采用上坡式制动坡床,当失控车辆冲上这个车道,利用上坡路段和地面砂石的阻力,强制车辆减速停车。
1.假如你是修建“避险车道”的工程师,怎样确定车道的最短长度?
2.若已知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的最大速度,要计算避险车道的长度,还需知道哪些物理量?
三、课后反思
1.问题概述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时间。
2.解题思路
3.解题步骤
(1)选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应用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即初速度 ),分析运动情况并画出运动草图,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待求的运动学量——任意时刻的速度、一段运动时间 以及对应的位移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