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定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工作室将以“历史研修的平台、学生教育的阵地和教师进步的阶梯”为工作宗旨,进一步发挥历史骨干教师指导、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学习热点教育方法,优化教学管理手段,提高历史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历史教学路径,为师生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搭建共同成长的平台。
工作室的目标:
第一,工作室初步建成并发挥作用,领衔人与成员努力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品质;
在日常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工作室全体人员得到进步与提升,系统学习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历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课程改革理论,向历史教学个性化、艺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做好带队伍、抓项目、做展示、出成果等工作,使工作室真正成为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的平台。工作室将立足我校,着眼于中青年优秀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成员的各自特点,提出发展性的定位建议,建立“导—帮—带”的互动开放型模式,进一步提升优秀历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第二,建立并逐步完善工作室成员管理培养机制;
1.带领本工作室成员“走出去、请进来”,亲近名师,学其所长,学习有关历史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反思自身业务水平与教学管理差距,努力融合,不断超越。
2.定期组织各类教育研讨活动,如研讨会、专题讲座、成员论坛、教学沙龙等,并要求成员积极参加工作室确定的科研项目,工作室将定期跟踪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进度,检查阶段性成果、汇编成员的项目研究成果。
3.组建工作室QQ群,借助网络交流平台,传播与交流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方法,定期开展在线沟通、专题研讨,将本工作室工作开发成一个可持续、可延伸的教师学员工作支持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
第三,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效与辐射带动效应。
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报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在校、局属、市及以上级别组织的教学论坛交流、推广本工作室的管理心得与方法,承担各级各类历史教学的培训工作,让成员走近名师,走上更大更广阔的舞台,努力培养出学有所长的历史教师。
工作室的宗旨是——专业引领、人文情怀、智慧工作、内涵发展。
工作室的理念是——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