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征集命题要求
试题的命制要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性指导下,以《普通高中历史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内容为要求,以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指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试题要求立足历史学科本质,深化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应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突出学科关键能力考查,指向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
一、命题理念
1.理解和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目标。
2.命题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聚焦铸魂育人,加强教考衔接,遵循课程标准,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深化基础考查,突出思维品质,充分发挥教育评价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服务“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引导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
二、命题原则
1.创新性。试题内容与形式具有创新性,题目必须原创或深度改编,杜绝抄袭;题目设计与答案设置具有开放性,体现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新趋势。
2.规范性。命题科学规范、难度适中;试题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结构和题型要求编写;题目、题干严谨,参考答案准确、严谨,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三、命题要求
1.内容范围:
①第一优先级:符合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融合必修模块的试题。
②第二优先级:符合选修模块的试题。
③第三优先级:符合必修模块的试题。
2.题型及难度要求:
①优先非选择题:具有创新性、开放性的主观题;常规类材料分析题次之。
②其次选择题:具有创新性的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次之。
③难度:0.55~0.60。
3.素材范围:需来自学术论文、古籍文献、学术著作、政府工作报告或颁发的文件、历史信件、艺术作品、法律文献/宪法规定、统计资料、报纸广告等。(报纸类来源,主要指近代及以后的报纸类资源)材料需附上出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4.呈现形式:多样化,不拘泥于常规形式;图表材料需保证清晰准确。
5.解析要求:需给出标准答案,选择题选项需要逐项进行解释,说明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不能简单点明答题要点;非选择题需逐问解释,开放性试题答案需给出示例及赋分标准。针对本试题可添加【技巧点拨】【备考点拨】【图解历史】【易错警示】【归纳总结】等小栏目(教师也可自行拓展小栏目名称),小栏目可放置在解析前或解析后,小栏目不作强制要求(可见下方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