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外语>>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以教促研,教研相长
记与常州市第二中学联合教研
发布时间:2023-12-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祎明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高效课堂”,并进一步提高英语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英语组于11月30日和二中联合开设6节公开课。在活动前,几位老师和备课组同仁精心打磨,多次试上,最终给听课老师们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彰显了英语学科的独特魅力。

高一年级陆跃老师开设《必修二 Unit 1 Extended Reading》一课,以探究阿甘奇妙生活的秘诀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剧本节选中找出主人公阿甘以及其他人物如阿甘的母亲、詹妮、校车司机及车上男生的行为,并由此分析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阿甘成长并最终过上奇妙生活的秘诀。最后,通过概括性展示情节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完整观看电影《阿甘正传》,并思考分析阿甘如何影响美国历史这一问题,并模仿写一篇影评,升华主题,逐步内化电影剧本节选主题。 二中的周洁老师结合文本深入分析剧本的结构特点。首先,以《阿甘正传》中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台词引入主题,引导学生猜测喜爱台词背后的原因,启发学生对电影主题的思考。随后,通过对剧本注释和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所选文本的体裁以及分析电影剧本的文体特征。通过展示对应的电影片段以及阅读相应台词,分析选文的情节,并画出思维导图,展示人物关系并分析其性格,同时学生需要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线索及证据。由于时间限制,最后学生分析了文章中自己最喜欢的台词并分析其意思和与主题的联系。

高二年级开设阅读课“Canada, a land of diversity”。两位老师分别从“如何介绍国家”,带领学生深入地进行文本解读、以及写作技巧等角度切入,逐步内化文本主题。课堂立意新颖,学生表现优异。

高三的两节课老师都采用以读促写的方式,通过教学目标带领学生欣赏和学习本篇文章中的人物刻画技巧,最后迁徙输出一篇类似的微场景续写。通过本次课的多次打磨,老师对于如何立足文本,依据学情,提炼并设计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在专家点评环节中,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潘正凯副所长对几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当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他提出,通过剧本片段的阅读,首先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课后观看完整电影的兴趣,因此课上教师可以对电影赏析作出指导,如提示学生看电影时少看字幕或者看中英对照字幕,在作业布置时可以采取截取电影片段,让学生精听并附上台词剧本的形式,让学生对电影赏析加深了解。在活动组织方面,可以通过分别播放两次无字幕及有字幕的视频,加深学生对于片段的理解;读剧本,找出形式特征;对比电影画面及剧本,构建场景,体现语篇主题意义等。最后,还可以从情感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体现育人价值,拓展主题意义。 
再如,阅读“Canada, a land of diversity”,教师可以围绕“What makes a country attractive?”为题,在此问题的引导下,阅读课文,借此探讨“diversity”对于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然后,迁移到自己的国家:中国(或者学生所在城市)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变得更加diverse?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则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反哺、创新我们自己的文化。
这样,在“大观念”的指引下,教学环节之间便能形成较为自然、有机的关联。在大观念的驱动下,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激发和唤醒。同时,学生所读的一篇篇课文,成为学生探究社会现象、形成个体认识的工具。对于续写他提出续写要基于对高三此阶段的学生需求来定教学目标,并以此目标来培养学生快速梳理文本大意的能力,并能用舒畅平实的语言建构出故事的情节,在建构合理情节之后再思考合理的语言的建构,当然还要能够基于目标给学生明确的一个作文的评价标准。

此外,潘副所长强调老师们要有课型意识。阅读课就是阅读课,重在阅读、解读,形成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表达。相比而言,以读写课中的阅读,重在通过阅读为写作提供支持(语言、主题、技法、策略等);阅读课中的写,则是通过写促进阅读、促进理解、凝炼阅读所思所悟。此外,要做好预习任务与课堂任务的协同。通过设计合理的预习任务,能够为课堂教学腾出更多空间。基于预习的阅读教学,可以采用“陌生化”策略,充分用好学生课前所得的阅读体会和经验,促进课中的文本解读。

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习在路上,教育在路上,老师们将珍惜每一次的教研机会,力争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在教学教研中砥砺前行,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新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