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三中学
高三(12)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常州市第三中学 张坤玲
2023年8月
一、班级现状分析
班级概况:高三(12)班是文科班,现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38人,班级总体情况比较稳定。
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语文闫睿主任、数学徐雨成老师、英语荆琴芳老师、历史张坤玲老师、政治刘鹏老师、地理陆唯梅老师。班主任张坤玲老师。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绝大多数学生是普通文科生,特殊情况说明如下:体育生一人(田径),女篮运动员四人,传媒生三人。
班级女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是学习方法缺乏科学规划,毅力不足,对薄弱学科存在畏难情绪;男生的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提升空间较大,但是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方面需要指导和督促。
班级学生暑假里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总体态度比较积极。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教育是迷恋自己和他人成长的学问”,说明教育的功能之一是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班级里每天的每项活动都在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中写道:“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缺乏集体的多样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个性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不可思议的。”可见,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根据学生高二第二学期的成长曲线和课堂、作业、活动等方面的表现,班级学生分为四种类型:表现稳定型、表现基本稳定型、潜力成长型、潜力无限型。
我的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是:尊重每一位同学,不抛弃不放弃暂时落后的同学;基本策略:抓两头,促中间;具体做法:班主任提升理论素养、任课教师通力协作、同学们积极向上,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品质。
化用特级教师丁如许老师的一段话:
对于智慧的教师而言,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劳作,更是创造;
对于创造的教师而言,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付出,更是幸福;
对于幸福的教师而言,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瞬间,更是永远。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教室环境:
总体目标:整齐又有美感、积极又有风格
具体做法:布置教室时关注室内整体设施的和谐感,使教室呈现出整洁、和谐的氛围。在班级文化氛围建设上,黑板报布置遵循学校要求,通过学习园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利用团支部开展团队活动、班规上墙,体现积极向上的风貌。班级重大活动在黑板报中均有体现,同时做到定期更换,及时补充。
(二)制度文化:
总体目标:温和而坚定,理性而规范
具体做法:班级要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建立并完善各种制度。包括学生的作息时间、上课要求、课间、午休、自习、值日生、班干部管理制度等相关的行为规范,并形成制度,使学生对自己明确何时、何地、该做何事,使班级井然有序。
(三)精神文化:
总体目标:构建充满既有活力又有人文关怀的“腾逸班”
具体做法:精神接力的班级日记。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日记由同学们依学号顺序流执笔。通过对班级的观察、分析,要求学生关心集体,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完善"值日班长"制度,与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使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培养他们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提高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从早读与到校、作业收交、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课间休息、班集体活动、自习纪律等方面每天进行总结,查漏补缺,扬长补短。
四、特色活动
总体目标:活动的目的是育人,育人的载体是活动
具体做法:学生选题、策划、主持的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每周一次,根据学校的要求、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容,制定不同的班会活动方案,并适时调整。
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主体参与的班级活动模式。依托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各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避免生硬说教。
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竞赛活动。既有个人的、也有小组的,既有学科学习方面的,也有体育活动方面的。通过竞争与合作,激发学生个体与班集体的学习和上进的热情,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发展。
及时反馈、定期总结。对于学生的表现,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及时告知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班风。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