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政治>>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刘彩)2023.6.19组内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3-06-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卢艳伟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选择题评讲复习

                              政治组  刘彩

裁剪1.png

一、全书主线复习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逻辑和章节关系

图片1.jpg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总体上把握教材逻辑,明确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作用和关联。

 

二、利用习题复习相关知识点和训练做题方法

1.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必将为全国各族人民美好生活谱写新的华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②巩固党的历史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

③强化政治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④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中华民族振兴提供制度保证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设计意图】利用本题引导学生复习历史主体、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执政方式、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党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    )

①以思想建设为统领,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③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④始终将依法执政作为执政的基本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设计意图】利用本题复习党的建设的统领、根基、主线和着力点,复习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要害、关键、基础,引导学生关注做题时设问和选项的一致性。

(拓展题)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10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党坚持林草兴则生态兴理念,带领人民开展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材料表明(     )

①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是法治政府的职能

②党在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坚持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

③改进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方式旨在坚持民主执政

④促进绿色发展要不断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和劳动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设计意图】利用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情境深入理解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关注材料主语、设问主语和选项主语的一致性。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党和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巩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职业教育为更多人提供学习进步的平台。材料告诉我们(    )

①我国的人民享有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

②人民民主就是对所有社会成员实行的民主

③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④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是党和国家的管理职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民主的阶级性、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征,运用情境理解最真实和最管用的民主

(拓展题)公安部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公安部要求,要深刻认识当前拐卖犯罪新形势新特点,重拳出击、多措并举,严惩一批拐卖犯罪分子,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体现了(    )

政府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只有坚持专政,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分析此类题时首先区分民主和专政现象,其次区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利用材料合法权益复习保护权益、诉求、公民权利,复习法治的主要功能、法治的首要内容和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4.进入新时代,中国创造了各方面的奇迹,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历史巨变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从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上看,“风景这边独好”的密码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能够有效维护人民利益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可靠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设问,关注选项主语和宾语的一致性

(提升题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决绝,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 438.8 万件、470.9万人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00多万人次。党带领人民不断书写人类反腐败斗争历史新篇章(    )

①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稳定职能的具体体现

②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③旨在改善党群关系,确立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④有利于更新党内政治生活气象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设计意图】巩固复习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在情境中掌握材料设问和选项意思的一致性

5.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川省水文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包括总则、规划和建设、监测与资料管理、情报预报与预警、监测环境与设施保护、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40条,将为四川省依法治水、规范各类水文活动提供法治保障。由此可见(     )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

要立善治之法,良法能够保障善治、促进社会发展

该法实施将推动依法治水,促进四川省水利事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立法机关、人大权力和人大代表权利,在情境中准确识别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人大的权力。

(提升题2)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但立法法本身也需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修正。继2015年第一次修改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新修订的立法法对设区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增加“基层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修改为“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    )

①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②扩大设区的市立法权限,适应地方创新治理的实际需要

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

④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权开展立法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提升题3)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同时,全国人大组织人员赴地方开展立法调研,了解立法重点难点问题,并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抓紧起草法律草案,认真研究吸收议案所提意见建议,并将形成的草案文件按计划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质询权,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以实现良法促善治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设问主语和宾语的一致性,精准识别人大权力和人大代表权利

6.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1月13日开幕,省政协主席李微微指出:“政协之政乃政治之政,政协之协乃协力之协,政协之责乃协商之责,政协之要乃团结之要,政协之本乃为民之本。”省政协常委会心系“国之大者”,紧扣“省之大计”,聚焦“民之关切”,以“政协之能”服务“湖南之为”,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中作出了政协贡献、彰显了政协担当。这要求省政协

①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提升政协参政议政能力,增强制定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政策的科学性

③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为省委省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④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围绕团结和民主的主题,聚焦本省建设的中心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主语、设问主语和选项主语的一致性,认真分析政协的功能和作用

7.萌发于湖南某市的“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其精髓是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给群众赋权,从“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乡贤能人、志愿者、居民代表、网格员中选配“群英”,共评、共商、共断群众不同诉求的是与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群英断是非”工作法(   )

①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②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③是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

④实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创新和丰富的正确性,理性分析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8.“十四五”期间,某省将建设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发挥大数据驱动作用,以场景为牵引,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获取的便捷化、均等化和普惠性。打造“数字政府”体现了(   )

①推进职能转变,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②深化简政放权,促进行政体制改革

③降低管理费用,转变政府履职方式        

④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简政放权的内涵、复习下列知识

1)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2)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3)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

4)要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明确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职责权限,准确规定行政裁量权基准内容,严格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程序,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由此可见,规范行政裁量权(   )

A.能够通过司法约束提高行政执法权威

B.能够通过增强执法刚性促进执法公正

C.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D.是保证政府全面有效履行职能的基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材料设问主语和选项主语的一致性,理解设问范围和选项范围的契合度

(提升题5)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律,称为“管法的法”。时隔八年,经过调研,立法法又一次迎来了修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    )

①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②不断提升我国立法质量,推动良法之治

③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为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设计意图】复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

(提升题6)根据全国统一部署,检察机关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对于造成 特别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后果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主观恶性大、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首要分子、骨干分子,要从严惩处。同时,检察机关也构建权责明晰、监管有效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这表明人民检察院(   )

①通过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了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③坚持公正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健全司法责任体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材料设问和选项主语的一致性,理解选项主语与宾语的契合程度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基于常考知识点的典型例题、学生错误率较高的例题及学生错误率不高但需要讲解题型解题方法的例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复习选择题常考知识点的同时继续做典型例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选择题的做题方法。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能够调动起前面复习的知识点,能掌握一定的做题方法,课堂互动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通过复习课也发现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需要通过经典模拟题和高考典型题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选择题中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评课记录

杨春玉老师:本节课在作业批改情况和学生订正的基础上筛选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常见易错易混点,然后利用新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和训练做题方法,课前准备较充分,课程设计合理。

张小洁老师:本节课在讲解典型例题时引导学生关注常见易错题设置和解题方法,在全面复习教材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解题能力,课堂效果较好。

王思老师:本堂复习课采用例题精讲和知识点背诵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学生课堂互动积极性较高,复习效果较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