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三新教学的新形势下,践行常州市第三中学“大单元”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科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向课堂要效益。教学中根据当前高考、学业水平测试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趋势,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必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从高一就和高考、小高考拉近距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历史教学科研上一个新台阶。
二、基本情况
高一3、6、7班共114人,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共29课。每周有3课时(纲要上内容多,课时紧),力争在第18周完成新授课,第19——20周期末复习,第21周参加期末考试。高二历史5班、7班共106人,将在2023年1月进行合格考科目测试。
三、教学目的及任务
1、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4、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具有世界眼光,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的文化传统。
四、具体工作
1、务实创新,进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9)为引导,结合学校课改项目的推进,进行教学改革。
2、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定于每周三上午第三节课进行集体备课,就本组的教学活动进度,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作统一要求。集体备课分工到人,每人主备2节内容,便于教师集中精力将自己主备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吃透,根据自己对历次学业水平测试、高考试卷的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搜集、查找、补充相关资料,突破重、难点,力争能够设计出一份知识结构层次分明、适用、易懂、深入浅出、学生喜爱、贴近新课标理念的导教学案,让教学案能真正发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功用。
3、促进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做到资源共享。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深入课堂,相互学习。发动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听课,学习他人的闪光点,既要听历史课,也要听其它学科的课,触类旁通。每次教师公开课课后要开展评课活动,并留下书面文字评价,杜绝空话、套话、大话。
5、及时作好教学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以服务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特别是对学生查漏补缺,每次检测后仔细分析、寻找原因。加强同备课组成员的及时沟通和交流,做到经验的总结及时、问题的发现及时,争取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成绩的双丰收。
6、积极参加联盟校公开课、党建双培公开课、每周一课开课活动。
7、作业批改做到全批全改,面批、二批率30%以上。
8、青年教师培养: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迅速掌握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水平是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依托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项目,由倪红娟老师指导三位新老师的工作。师父要每周听徒弟一节课,徒弟要做到听一课上一课。徒弟的备课本要给师父审核并签字。
力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认真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常规要求,抓好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开展和评价、作业设计、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规范教学。
五、班级管理
1、阅读班级管理及班主任工作的相关书籍,学习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2、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辅助班主任做好管理与教育工作,参与组织运动会等集体活动。
3、观察各班的班级管理经验,积极向各班班主任学习请教,为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