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化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化学组每周一课(周磊)
石油炼制 乙烯
发布时间:2023-06-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贾鹰

《石油炼制 乙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石油炼制的方式及原理;

2.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乙烯性质的影响

3.能运用化学符号正确表示乙烯的组成和反应

4.能运用结构模型描述或解释乙烯的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乙烯性质的影响。

2.能运用结构模型描述或解释乙烯的性质。

三、教法设计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石油炼制

环节二:乙烯

环节三:乙炔

照片.jpg《石油炼制 乙烯》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乙炔部分的内容以及加聚反应转到了第二课时讲授。本节课的重点是乙烯的化学性质,重心放在了结构式的书写上,在实际授课时要求三位学生黑板板演了三个例题的方程式,从结果来看,三位同学都能意识到将物质分子分为两个部分,然后再接到乙烯开键后的两个碳原子上,但是实际书写时,出现了随意拼接的情况,比如将Br原子与C原子的共价键一端接在了H原子上,后继授课需要强调书写的规范性。

整节课的时长把控做的较好,基本上做到了不浪费每一分钟,但是缺点在于节奏较紧,学生的思考时间相对不足。可以大胆尝试“甩包袱”,一节课讲补完的东西放到后面再讲,做到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多说多做以后才能暴露出其中的问题,从而做到对症下药。

自己教授多个行政班,要做到二次备课。本节课发现自己在石油炼制上花费时间较多,可以考虑在其他班级授课时缩短该环节的讲授时间,增加乙烯的授课时长,多给学生练习。同时本节课大胆尝试了使用软件(KingDraw)展示物质的球棍模型和空间填充模型,极大的减少了物质模型的拼接时间,后继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