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校化学名师工作室校际开课活动报道
4月25日下午,联盟校化学胡珺晶名师工作室在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举行了主题为“新人新课堂,亮相促成长”的活动。活动形式为工作室成员王嘉晨老师和周磊老师同课异构开课、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评课,课题内容为《化学反应速率》。本次活动还特邀常州市化学教研员金剑锋老师参与。
王嘉晨老师用一段有关赛车和电影的片段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便顺势引入了本节课所讲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概念。随后从选取何种物理量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一步步介绍了有关概念、公式,每个环节还辅以习题,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点。最终以两个例题讲授了速率的大小比较以及“三段式”的计算结束了本节课。
周磊老师则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入手,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及:化学反应有快有慢。那么该如何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呢?顺势引入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接着用双氧水的分解实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以此为切入点逐一讲解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公式、单位、应用、大小比较以及“三段式”的计算等问题,最终以回顾小结的形式结束本节课的讲授。
两位老师授课完毕后,工作室成员以及常州市化学教研员金剑锋老师一同参与了评课。两位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课程设计以及授课感受,接着工作室成员逐一对两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评价。所有评课成员对两节课做出了充分的肯定,但在课程环节、学生互动、知识点衔接、语调体态等角度可以进一步改进。
具体评价建议(不分对象不分先后):语言需要精炼;讲课时减少在讲台上的来回走动;语言注意要抑扬顿挫,教学风格需要表现的更有激情;知识点之间要注意有衔接;学生练习的题型可以更丰富,少出现重复题型;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例如为什么要用浓度变化表示速率,如何推导得出单位等等。
随后教研员金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简单总结,借此对工作室全体青年教师指出两点需要大家长期关注。一是教师培养,包含三项:锤炼语言、课堂调控、“教”“学”“评”一体化。锤炼语言,即课堂上规范语言,少说话,多让学生思考,让位于学生,同时要科学表达,不能给学生误导;课堂调控,即协调教案预设内容与实际授课情况,要有所“变”,做到问题多变性与知识点不变性间的“动”“静”结合问题。同时也要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做到个体与整体相结合;“教”“学”“评”一体化,已是多次提及的内容,即考试引导教学、课标指导教学,多看课标要求,关注高考动向,从多方窥探考试的目标题型,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这类知识点的讲解,最终达成学生成绩的突破。
二是教学研究。一位教师,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决定了自己的教学深度,只有自身硬,教学才能“硬”,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当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关注化学的学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站在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化学学科是为了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于社会而言功效在哪里?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从生活中找寻化学的有关元素,使用到课堂中,增强化学课堂的“化学味”,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
活动最后,胡珺晶老师对本次活动做出了总结,指出化学学科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强调证据推理的应用,以此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上,要做到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知识点前后应当融合,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评课后,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相信在此类活动的促进下,自身的专业能力将快速提升,早日跻身“五级梯队”。活动在工作室成员对下一次开课活动的期待下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