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开课申报及课后评价、反思一体化工作表
教研组 | 化学组 | 开课主题 |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 |
研究主题 |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 | ||
开课教师 | 王寅 | 开课班级 | 高一(8)班 |
开课时间 | 6月5日(周一)上午第4课 | 开课地点 | 高一(8)班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本节课以醋的真实素材为主线, 围绕“陈醋的酿造”工艺为素材, 将化学知识 (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融合于实际的情景中, 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通过观察体验,模型搭建、资料阅读和实验演示等方式, 渗透用途、性质、结构之间关联的思路,此外让学生感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传统技艺,关注生活,形成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
本节课设计思路如下:以真实问题 (酿造醋的独特风味) 为情景,通过阅读材料陈醋的传统酿造工艺及质量标准要求, 认识并预测乙酸的性质,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的认识思路。通过酯化反应实验,科学的论证和分析乙酸的性质,认识官能团、物质性质、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以陈醋酿造工艺涉及的官能团、物质类别等角度,通过迁移类比的方法,得出认识陌生有机物性质的一般思路。
本节课反思如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掌握乙酸的结构,羧基并非羟基与羰基的简单加和;基于结构视角认识乙酸的特性,掌握酯化反应的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通过同位素示踪法掌握酸脱羟基、醇脱氢的反应规律。最后总结乙酸的断键方式,对比乙酸、水、乙醇的反应快慢顺序。通过观察体验,模型搭建、资料阅读和实验演示等方式,渗透用途、性质、结构之间关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