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登录 OA外网 OA内网 怀念旧网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研究>>科研动态>>文章内容
在有效对话中打开文本的隐蔽之门——鲁迅《祝福》的教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琴英

 

  20236月1日,语文组青年教师开展了语文组六月成长营活动,本次活动由蒋霞老师指导,王雪纯老师主讲,其余语文组青年教师参加活动。本次主讲的主题是“在有效对话中打开文本的隐蔽之门——鲁迅《祝福》的教学解读”,《祝福》作为经典文本,要想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发挥其巨大的价值,必须探寻适合学生接受和理解的解读路径。作为小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生成文本的叙述线索。可从谁能讲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是如何被讲述与被接受的角度,进入文本世界内部,在问题驱动中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有效对话,从而产生高层次的小说阅读体验。《祝福》中作为能反思的“我”,在人鬼混杂的混沌世界面前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最终小说中的“我”也被这世俗的幸福场景裹挟其中。由此加大了小说批判和反思的力度,也将读者深深卷入其中,使得读者和叙述者“我”一道,对自我进行了一次灵魂的审视,不但看出自己的善,也看出自己的恶。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篇叙述故事的小说,更是一篇剖析现代人灵魂的心理小说,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发现中,体会这篇小说最为震撼人心之所在。(文:王雪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