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2-2023第二学期朱冬健每周一课(5.22)——《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发布时间:2023-05-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敏

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美术鉴赏

第四单元   无声之韵——建筑艺术

主题一: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常州市第三中学  朱冬健

教材分析:

建筑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其他单元相比,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特征,与生活的联系很密切,可以说,人类的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它建筑凝聚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蕴含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文化想象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家族的精神观念和文化思想,因而建筑往往成为精神文化的表征

所以单元是设置了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三个主题。本主题作为建筑艺术欣赏的开篇: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从建筑材料、经营空间、序列群组、雕梁画栋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中外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

建筑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高中生要引导他们有目的的重点欣赏分析评价中外经典建筑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不同地域文化、结构、材质对建筑风格的重要影响,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知。列举中西方的经典建筑进行评述与比较,感受建筑设计的魅力,逐步完善自身的美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和欣赏眼光。

教学重点:

1.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风格的建筑,了解建筑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对建筑有一个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理解。

2.认识不同文化中建筑设计的特点,领会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而高雅的审美观,正确认识建筑艺术的价值。

教学难点:

1.认识与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2.掌握建筑的用材、布局、序列、群组、装饰等基本概念以及建筑艺术的特性、建筑艺术的语汇等,从而懂得如何以理性的眼光去鉴赏建筑艺术。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如何理解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源自建筑史上的三句名言:

※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节奏韵律之美

※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材质色彩之美

※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空间结构之美

建筑的形体与空间创造的形象,虽静尤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这与音乐无形的声音有着某种心理上的相似性,这就使艺术家们把时间持续的音乐与空间并列的建筑联系了起来,用无形的声音“构建“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来”造”出音响。

二、议题中外建筑的用材有何不同?

——建筑材料的不同,其背后是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 建筑材质不同,营造方式不同,也产生不同的结构形式。

西方建筑——石头——柱式、拱劵、混凝土

中国建筑——木头——台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斗拱

中国的传统建筑用材主要是土木,因此有“土木的诗篇”之誉,西方建筑由于大量的使用石材,因此被冠以“石头的史书”。

三、议题二中西建筑如何经营空间?

——建筑艺术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而满足人使用功能的恰恰是虚空的部分。

◆ 比较苏州博物馆与朗香教堂的不同设计风格和审美趣味,体会不同文化下的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

朗香教堂设计简洁、抽象;它的形态跳出了现代主义的束缚,超越了惯常的标准与规则;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审美联想,其内部空间以侧面采光,凸显了宗教的神秘氛围。

苏州博物馆借鉴苏州园林造园手法,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打破了中轴对称的传统布局,让空间布局虚实相生;以壁为纸营造出如中国山水画般的空间意境;按功能需求穿插不同形式空间设计,最大限度的把自然光线引入室内,使馆内外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丰富而充满变化。

中西方在不同文化下的的建筑空间设计理念

中国建筑习惯把外部空间视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中国建筑鲜明的空间特色。

西方建筑重视结构造型,突出强调建筑的整体造型美,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

四、议题三传统建筑的序列与群组有何特征?

◆ 请同学们比较两组图片并思考, 中国传统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中国传统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由众多建筑单体组合而成。

◆ 赏析:《故宫》、《北京四合院》、《山东孔庙》——均衡对称,富于节奏感;

        《苏州园林》——自由式布局,天人合一,中庸思想。

五、议题四为什么说雕梁与画栋也是中国建筑之美的精髓所在? 

◆ 赏析:木雕、石雕、砖雕、彩绘

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与自然环境有关。

南方:雕梁

    雕梁在南方流行,因为彩画怕天气湿度大,所以普遍施以雕刻。

北方:画栋

北方干燥,绘制彩画较少受气候的影响,绘制得比较多。

◆ 黄色是最尊贵的色彩,其下赤、绿、青,蓝、黑、灰等级依次降低。

金、黄、赤常用于宫殿,

绿、青、蓝常用于百官的宅邸,

黑、灰、白则常见于民居

六、课堂总结: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总结知识,加深学校印象,促进学生反思。)

七、课后拓展:

 探寻你身边的古建筑,用绘画、摄影或文字的方式记录并讲述古建筑的故事。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