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夏初,感受浅夏美好,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化学教研组的发展,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5月10日下午在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举行了主题为“同题异构,争妍斗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同题异构活动。工作室成员倪佳雯老师和王刚老师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开课,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评课。
本次活动,借“同题异构”的形式,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节进行活动展示,两位教师围绕同一个选材,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体现出教师各自的风格,活动成效各有特色。
一、教学展示展风采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的倪佳雯老师围绕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进行了生动而有趣的课堂教学。她以实验导入,引领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围绕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构成条件开展深入探究学习。期间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情况。倪老师通过实物展示、任务驱动、活动开展,高效组织和实施了课内学与教的活动,达成了学科育人目标。
常州市正行中学的王刚老师以新高考能力要求和考察目标为出发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了一节生动而有趣的课堂。在课堂上,王刚老师注重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把握化学内容的本质。
二、研讨互评促提升
课后,全体与会人员围绕着倪佳雯老师和王刚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听课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点评,大家都对此给予了评价,在探讨中大家互相交流总结经验。
接着,胡珺晶导师做了精彩的总结。胡老师对这节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两位老师教学准备很充分,课堂设计有深度,教学模式应用恰当,学生的思维活动丰富;同时她也就此节课两位老师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她认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两位新教师应多注意开展学生实验,多思考如何设计探究实验,并提出希望,希望课堂再放开些,多放手让学生思考和操作。
三、骨干教师促引领
在专题讲座环节,胡珺晶导师带领大家进行了这一节教学设计的剖析,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讲解了这一节应采用的比较适宜的教学模式,讲座气氛轻松愉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与会教师都受益匪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此次同题异构活动,让新教师在“同”的要求下,展现出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进而提升组织集体活动的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解决并提炼了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教学策略。百花齐放,彰显风格,激发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