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数学组2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04-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淑君

一、怀揣信念、持炬而行——开学第一课

23日高一组三位青年教师——杭啸程老师、刘安林老师、刘清韵老师分别针对高一年级“开学第一课”——《向量的数量积》进行说课。杭老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强调了本节课中学生的易错点为学生忽略“向量的夹角”应将两向量放在同一起点;刘安林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以及教学反思,整体教学过程应从“力的做功”这一背景展开,从物理模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建构了数学与物理两大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并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能力;刘清韵老师从理论角度设计了本节课,向量既是代数的研究对象,又是几何的研究对象,因此应利用几何建立直观,再通过代数运算,除此之外,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万春锦老师和张刘成老师分别点评三位老师的说课内容。万老师从教学过程展开进行点评,强调了《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节课的重心应放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以及“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强调教学重点,有所侧重。张老师从理论层面进行点评,如何通过一节课去挖掘背后的教学理论是青年教师应该重视的内容,从而撰写出一篇好的论文 

二、深入课堂以研促教 精准指导提质强效

221日,常州市教科院的教研员来校开展深度调研。数学兼职教研员周洁深入三位老师课堂,对数学组的教学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刘安林老师利用“平面向量”分别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探究形成相关概念,利于学生思维上的启发。刘清韵老师提出“cos15°”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推广到一般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角差的余弦,在教材应用方面,能够很好地应用教材上的练习题。李寅老师作为高三教师,在上课之前会带领学生默背数学解题过程中的一些口诀或注意点,如“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等,营造了良好的数学氛围。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注重逻辑推理,重视题型归纳。

随后,周洁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深度点评,首先是教态,三位老师教态都很自然但风格有所不同;其次是情境引入,刘安林老师的引导过程更加全面透彻,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最后是教材使用,周洁老师强调,作为年轻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善于利用书上习题,揣摩书上习题的目标与功能,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