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第六轮主动发展规划,在校长室、师发处、课管处及学发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选择学生能接受和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选择教育;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二、工作目标
1、研究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规律,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和习惯养成的课堂教学文化,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发挥集体备课的功能和实效。
2、配合师发处的工作规划,结合数学组自身的学科特点和青年教师们的实际情况,借助青年教师成长营、首批校名师工作室(及联盟校名师工作室)等研修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3、做好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定目标,带任务,多检查等手段,努力提升数学组全体成员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以教学的信息化带动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充分发挥整合的优势,大力优化教学过程。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寻找师德的薄弱环节,增强全体数学教师责任感;培养教师要有一颗良好的心态无论学生怎样,我们都要全心全意为学校工作,为学生尽心;二是加强同年级数学教师间以及教各师间的沟通和教学交流,了解教师工作中的思想状况,使数学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团结一至,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平等竞争;三是正视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和学生学习的现状,从改变帮开始,寻求突破,以抓师德、促沟通、求团结为基础,形成合力,加强各年级各备课组的集备工作
2、积极开展“主题式每周一课”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组织好“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本学年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按照相关课题研究,提高“每周一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把研修主题放在教研组活动中,汇报给其他组员听,并且让其他成员发表意见,提出修改意见,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开课要求(备课组长负责制,严格执行):组内工作三年以内的老师一学期至少开设2-3节,其他老师至少1节,鼓励近5年退休的老师主动开课为青年教师传经送宝;请每个备课组长在学期初安排好组内老师的开课顺序及时间;开课前由开课教师提前一周(周五之前)填写“开课申报表”,审核无误后上传给教研组长。开课时要把听课照片发给教研组长,开课后备课组长要组织组内老师认真评课,及时撰写开课报道,除了过程性的内容图文呈现,还应有听评课记录及对研究问题的教后反思,这样既发挥教师的个体智慧,又在同伴互助和交流中,获得教学策略和灵感,并最终能形成教学论文。
3、加强各年级各备课组的集备工作
集备要“定点、定时、定人”,组内成员资料共享,文印申请由备课组长在平台上申请,留下影音资料,及时上传。各备课组的教学资料、公开课要进行归类整理,集中保存好,最好能保存到数学专用教室,真正的做到资源共享,发挥资料的最大效用。各备课组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帮困的工作。每位教师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适量,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高一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二注重思维训练。加强课时训练,专题训练,章节训练和补差训练。尤其是高一数学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方法上,放在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性质、公理、法则、公式上,放在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上,打好基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三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学习,要加强知识专题训练,课题专题和综合模拟训练。
4、做好各项课题研究工作
(1)由张刘成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深度学习从学科单元走向学习单元的高中数学实践研究》2022年1月立项,在在新学期中要完成相关课例的研究并有论文发表。
(2)由范云和刘红艳两位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可视化教学案例研究》2022年2月立项,在新学期中要完成相关课例的研究并有论文发表。
(3) 由候卫婷老师主持的市级备案课题《高中数学HPM案例的二次开发和实践研究》已通过中期评估,在新学期中要完成相关课例的研究并有论文发表。
(4)由张刘成和郭影影两位老师主持的校级课题《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在新学期中要完成相关课例的研究并有论文发表。
各课题组长要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要求,督促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学期末要进行阶段性材料汇总,针对研究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5、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1)积极参加学校成长营活动:“小组主题论坛活动”,我的舞台我做主,每月一次,由组员自己承担,邀请嘉宾参与。
(2)师徒结对:师父严格要求徒弟,坚持每周至少听课三节,每周至少和徒弟交流谈话一次,徒弟遵循要求每天听课,主动和师父交流,并认真研究本学科的教学。
(3)解题能力考核: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高三一模考试,考前积极动员,要求老师们提前多做高三模拟题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
(4)名师工作室: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首批校名师工作室(及联盟校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工作室让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