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政治>>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刘志)2022.12.7组内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2-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春玉

高三政治主观题讲评

政治组  刘志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把握主观题解题思路,把握正确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方法。

2、明确主观题答题结构,提高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总结不同必修之间的练习和答题的共性特点。

二、教学重点

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材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练习,学科语言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议题式、讲授法

五、学生学法

议题探究法:对教学重难点可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解决。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试卷主观题分析,查看考点分布和考察能力要求。观察试卷的结构,明确自己的失分点与得分点。学生对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程度有所了解。

(2)新课讲授

1、第16题(1),运用“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说明杭州成为浙江发展数字经济“头雁”的原因。(6分)

教师讲授:步骤一:审设问。

第一步:明确主体——杭州数字经济

第二步:我国的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步:明确“问题”关键词——成为“头雁”的原因

学生活动:思考并找出关键词语。对接课本知识点。

步骤二:材料分析。

第一步:明确“材料”关键词句——顶层设计和政策到位;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智手段-制造业

第一步:衔接教材知识——政府、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

步骤三:组织答案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其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将杭州数字经济的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结合起来,明确了产业招引发力方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数智手段赋能传统制造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第16(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明杭州经济实现“V型反转”的治理经验。

学生活动:按照(1)的答题步骤,分析设问以及材料分析工作。

教师总结:

步骤一:审设问

第一步:明确主体——“杭州经济治理”的主体

第二步:明确知识范——围政治与法治

第三步:明确“问题”关键词治理经验 

步骤二:分析材料

第一步:明确“材料”关键词句——市委市政府有不少的“独门绝技”;绝技1和绝技2。

第二步:衔接教材知识——市委-党 ,市政府-政府;党执政,领导核心;政府职能。 

步骤三:组织答案

党要坚持科学执政,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杭州市委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实际出发,让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要坚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政府,提高行政服务水平。以数字经济明确产业招引发力方向,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使杭州经济在数字经济助力下实现“v型反转”。

3、第19题,“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教师活动:步骤一:审设问

第一步:明确主体——法律

第二步:明确知识范——政治与法治(法律实施)

第三步:不能自行,在于实施。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分析材料,并提出对应知识点。 

教师总结:第一步:明确“材料”关键词句——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同时应当事前进行影响评估,并向个人告知处理的必要性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

第二步:衔接教材知识——法律实施的主体;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依法维权。

教师总结:①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②保障公民信息安全,维护好公民合法权益,政府作为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要坚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③司法机关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④所有社会成员要坚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4、第21题,请从哲学的视角,跟帖表达你对“登月无用,不如拿来改善民生”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师教授:步骤一:审设问

第一步:明确主体——登月

第二步:明确知识范——哲学

第三步:明确“问题”关键词——登月无用,只看民生。

明确“材料”关键词句——航天人也畅想着未来城市生活的场景:手握移动终端,轻轻触摸一下屏幕,即可完成医院挂号。

吃的问题或许不用那么发愁了,将有一套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跟踪食品和药品的“行踪”。

在“智慧交通”体系下,“交通流”合理分布,人们可以规划最优出行路线。

航天技术在未来终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服务于我们的国计民生。

整合信息,组织答案:①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未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此事,

②忽视了登月这一重大前沿性、战略性、基础性科学研究实践工程的重要性,未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③未把握住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没有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

(3)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四个主观题的讲解,我们分析了高三主观题的答题逻辑和答题方法。请同学课后结合本节课学习和运用的方法,完成剩下两个个主观题的设问分析和材料分析。

  

反思:

如何让学生每经过一次考试都能获得最大收获呢?教师的试卷讲评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意查漏补缺。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是终结性考试的目的之一。造成知识点漏缺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漏缺内容纳入知识体系和技能系统中,对课堂所讲知识点的联系,对知识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不理解。因此,教师在备讲评课教案时,应根据试题内容,针对不同情况,设计补偿性题目。

注意知识辐射。试题受考试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题者往往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教师讲评时应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维,进行提问。

贴近生活实践,在知识迁移中求异。政治学科教学具有社会实践强,教学内容开放的特点。为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感知而提出问题,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评课:

杨春玉: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生活活泼的参与教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基本的技能和知识。

钱亚琴: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主中探索,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刘鹏: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朱丽娟: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恰当,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王思:课堂语言精炼,教学环节过度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