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李金智老师公开课活动报道
潜心教研勤探索 引领教学共提升
发布时间:2022-12-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金智

2022129日,江苏省第十四期教研重点课题“学科理解视域下构建高中化学育人新样态的实践研究”系列活动(3)暨常州市高中化学学科领军教师培养项目活动(10)、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数字化实验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常州市第三中学顺利进行,江苏省溧阳中学周春美老师、常州市第三中学李金智老师分别开展“基于学科理解构建学科育人新阳台的实验教学研究”的原电池教学。相关课题组成员、学科领军教师团队成员、局属和新北区以及经开区高二化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公开课观摩学习

活用实验教学  助学电池原理

江苏省溧阳中学周春美老师充分利用铜锌双液原电池等案例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解释、推论预测、设计评价等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转变偏差认识,促使学生认识到电极反应、电极材料、离子导体、电子导体是电化学体系的基本要素,建立对电化学过程的系统分析思路,提高学生对电化学本质的认识。

6849c55dcb4f3c6f9af6f9c457f4d12.jpg

巧构电池模型  助学电池原理

常州市第三中学李金智老师在引导学生回顾单液原电池原理的基础上,由实验事实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逐步建构双液原电池模型,并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模型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学主线,促进学生进一步构建以电极材料、电极反应、电子导体、离子导体为主体的电化学体系。

1cd3093a6d79a3565c2a7bc35f4f9b8.jpg

二、评课总结助力提升

公开课后,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陈小刚老师和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高斌老师分别对周春美老师和李金智老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陈小刚老师指出周春美老师通过单双液原电池对比学习不仅加深了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也制造了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定量实验比较单、双液原电池性能优劣及原因,研究如何才能让车跑起来,从定量到定性,回到原电池结构组成,通过更换活性更强的电极,更换电解质溶液实现小车跑起来。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了实验探究活动;创设一些列真实问题情境,层层递进;始终围绕着同一个研究目标,主题鲜明。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的要求,促进了学习方式转变。

d5dd34ec802557351a4c28e458781f2.jpg

高斌老师指出李金智老师的课堂教学紧扣课标要求,通过“温故知新-初建模型-优化模型-应用模型”活动主线突出问题发现与解决的科学探究过程,借助数字化实验实现微观实验的可视化,促进学生构建以电极材料、电极反应、电子导体、离子导体为主体的电化学体系。借助具体情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为后续化学电源的学习铺平道路。课堂教学通过实验并结合建模促进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发展。建议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发展角度补充一定的情境。

80fff326131c6d3fbf01a2395421ff1.jpg

常州市教研员金剑锋老师就两位老师的教学及本次教研活动作简要总结。金老师首先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教学效果予以肯定,他指出两位老师呈现出了不同年龄段教师教学的不同风格。周老师紧扣实验教学,将实验贯穿教学始终,最大化发挥了实验教学的作用;李老师从建模角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实验为辅助,助力学生解决问题,环环相扣。金老师强调,在原电池教学中要重视能量变化这一启发性因素,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原电池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梯度、难度。最后,针对此次活动主题,金老师指出化学学科教学既要重视证据也要突出学科逻辑,在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品质中实现化学教学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

f5b896b0b3b2ca3b14c92f2b5762df0.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