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政治>>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杨春玉)2022.12.14组内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2-12-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卢艳伟

学习二十大,共圆中国梦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通过诵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感悟其中的哲学智慧,增进政治认同;

3、找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增的三项部署,重点剖析人才强国战略,使学生了解国家的人才政策;

4、通过引入科学的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将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教学重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方法

活动式教学

课时

1课时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播放党的二十大视频,展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工具

观看视频

熟悉背景

时政铺垫

了解方法

授课

 

活动一:作比较,举旗帜

党的十九大主题与党的二十大主题对比

活动任务1 比较两次大会主题的共同点,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进行说明。

共同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展开分析)

补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

比较

交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增强政治认同

活动二:读金句,悟哲理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活动任务2:从把握世界的规律角度,谈谈对党的中心任务的理解。

提示:主要矛盾、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联系的观点~~~

拓展:“两个行”、“拼、干、奋斗”哲理

讨论

交流

了解党的中心任务,增进政治认同

活动三:析部署,明战略

展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十二方面战略部署,引导学生与十九大报告中的九个方面部署进行对比,找出新增的三个部署。重点剖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补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的相关论述

活动任务3:请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说明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因。

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对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讨论

交流

 

 

 

 

 

 

提高运用新观点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做规划,共圆梦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介绍SWOT分析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

活动任务4:请根据时间节点,结合自己所处人生阶段,规划自己的人生,让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尝试做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结课

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

反思

本课是吴靖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高中段的研讨课。本次研讨活动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基于学情,高三已经完成必修4本教材的一轮复习,适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所以选择以中国梦为线索,带领学生共同研习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观点和理论。

本课教学设计以四项活动为主,分别为:作比较,举旗帜;读金句,悟哲理;析部署,明战略;做规划,共圆梦。通过比较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的主题、相关部署等,使学生把握历史逻辑,增强对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通过诵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感悟其中的哲学智慧;通过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将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整节课逻辑清晰,层层深入,最后落脚于学生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紧密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三时政专题的复习,如何在宏大主题中找到切入点,从而以点带面,使学生增强对时政的兴趣,激发对时政的学科理解,是一个重要课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评课

刘峥琪:教学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学生互动形式多样,能够对生成性问题进行及时合理的解决。

钱亚琴:将党的十九大与二十大进行对比,借助情境,从不同模块进行分析,让学生敢讲、愿讲、能讲。

刘彩:基于学情,选择恰当的素材,引入学习工具和分析方法,将知识点的够细引向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卢艳伟:用大单元的理念整合素材,以中国梦为线索,推动党的二十大的核心观点、重要理论入脑入心。

刘志:视频的使用可以在课间提前播放,增强代入感,能够更快进入课堂,衔接更流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