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江凌云名师工作室第八次活动:联合教研共成长,携手共进同远航
发布时间:2022-11-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江凌云

胸怀教育梦想,牢记初心使命。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堂实践,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为了加强教师间的切磋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11月24日,常州市第三中学承办基于校名师工作室“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绿色生态课堂展示活动。

首先,江凌云老师代表全体三中教师欢迎来自常州市三河口中学和常州市第五中学等友校老师莅临三中。介绍完开课选题后,江老师简要谈了谈自己的开课思路。首先以中国古诗《春晓》为导入,颇有新意,通过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思考文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的第一个环节是快速阅读,江老师通过问题链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索议论文写作的整体框架和文本特征。之后,江老师带领学生重点阅读文章三到五段,通过段落精读,感受和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三大特质,并基于古诗《春晓》,鼓励学生自主赏析中国文学作品之美。最后,江老师带领学生阅读英国诗歌《春》,引导学生比较和鉴赏中西方描写春天诗歌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在比较和鉴赏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体会不同语言的美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魅力。

接着,三河口孔燕霞老师和大家分享备课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是反复阅读还是原生态阅读。在多次深入研究文本后,孔老师发现有多种心得。孔老师深入剖析段落之间的关系,小孩的世界与成人世界不同;从文本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利用水调歌头的解析辅助教学。

吕文琦老师以哲学意蕴丰富的童话故事《小王子》为阅读教材,通过任务型教学以及讲授法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对于成长的话题进行深入思考。首先,以创意十足的图片为课堂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接着带领学生梳理、概括文章主要信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让学生带入作者视角,深刻体会作者境遇,引导他们在面对他人质疑时应该怎么做。此外,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分析推断作者对于成年人的态度,并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进行对作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引导学生对于成长的深入思考。

王磊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对于《小王子》的教学感悟。她着重文章后半部分阅读,挖掘作者包含儿童的本心,成长的收获。希望学生去思考成长过程中的所失和所得。王老师提出,在最后的导出环节教学设计还有缺漏,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在评课环节,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汤志荣老师针对“文学阅读教学”,结合高考大背景,提出了中学生缺乏文学意识、文学阅读匮乏,书面表达不够地道等问题。汤老师谈到,学生在新教材学习后分化明显,学生思维素质远远跟不上新高考的要求,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在高一就着手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探究主题意义,让学生获得参与感。

之后,由大市教研员宋德龙老师进行指导点评。对于“文学作品该如何去探究”,宋老师提出两点供老师们思考。第一,文学的价值是什么?第二,如何在课堂上呈现文学价值?宋老师认为,想要教好一个文本,需要老师们基于文本内容,并结合学情进行全方位的文本分析,并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王磊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和成年人有不同想法”,就很有启发和思考价值。类似的问题还包括“作者通过本文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你同意作者观点吗”等。最后宋老师特别强调,一节课的关键是让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宰,老师只是作为辅助,逐步引导,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问、总结,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本次校际公开课活动为片区内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各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