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2-2023第一学期吴琛燕每周一课(10.27)——《多彩的民歌》
发布时间:2022-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敏

教材内容分析:
一、汉族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汉族民歌是我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体裁有号子、山歌、小调等。
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就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的歌词是劳动指挥者对劳动大众的召唤,曲调富于变化;和唱部分的歌词是应和领唱者的衬词,或是劳动中的吆喝,或者是对领唱者歌词的简单重复,其曲调也常常比较简单而缺少变化。号子主要有以下几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
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山歌的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其中淳朴的感情、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生动鲜活、真挚感人。山歌多无规整的节拍,旋律起伏大、音域广、音区较高。山歌又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类。小调又被称为小曲、俗曲等。
与号子和山歌有所不同的是,小调除了在农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上也多有传唱。小调的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流传。其歌唱的题材十分广泛,从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到日常生活、风俗、爱情、游戏等,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小调可以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三类。

单元学习目标:
1、在聆听和模唱中,感受不同地区、不同体裁民歌的旋律、润腔、结构特点,调式、情感,激发对民歌的学习的兴趣。
2、通过歌唱和分析,感受和理解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3、通过鉴赏了解民歌地方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与地方文化密切的关系,认知民歌的民族魅力和发展传承价值。
4、能简单模仿创编“校园民歌”,以班级为单位评比。
课时目标:
1、感受了解小调、山歌、音乐特征 
2、在歌唱中的体会润腔,称词,了解歌词的文学性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3、感受民歌表现的题材与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山歌的特征、结构、南北风格异同
教学难点:民歌创编与应用

第一课时:
已有知识导入:
1、听辨三首民歌(山歌、 川江船夫号子)
2、民歌结构图
3、常州叫卖调: 依字行腔 
吟唱调、时调和摇曲讲解
4、欣赏北方民歌脚夫调(信天游体裁、结构、情感、旋律进行、调性
5、弥渡山歌:地理位置,文化一带而过,(旋律、结构、调性分析)
6、南北风格对比,同一地方民歌的异同——文化
7、实践活动:叫卖调创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