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化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化学组每周一课(孙仁泽)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发布时间:2022-10-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贾鹰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并学会误差分析,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

难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

QQ图片20221024162050.jpg四、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导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问】40g NaOH 溶于 2L 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对吗?

【生】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水的体积。

【问】配置溶液时,如何保证溶液的总体积?

【展示】容量瓶

【讲解】容量瓶的结构;

标志:温度、刻度线、容积;

规格、用途等。

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展示】容量瓶检漏操作

【生】小组完成检漏操作。

【问】为什么检查后要将瓶塞旋转 180°后再检查一次?

【生】为防止容量瓶的瓶塞、瓶口内部不规则而造成误判。

【讲解】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

使用容量瓶注意五不

1、不能溶解固体

2、不能稀释浓溶液

3、不能加热

4、不能做反应容器

5、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书写容量瓶时一定要标明规格

【问】配制500 mL 0.1 mol·L1NaCl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

【生】500 mL容量瓶

【讲解】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

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

【问】配制450 mL 0.1 mol·L1NaCl溶液,需选择                      

【生】500 mL容量瓶

【讲解】讲解并演示操作:配制100 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步骤:

 

【问】溶解时为什么要冷却至室温?

【生】稀释或溶解总有一定的热效应。容量瓶在使用前有一定的温度指数,只标明一定温度下的正确体

(20℃,250mL),其含义是,只有当液体的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出温度相同时,体积才是准确值。

【讲解】移液时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或加入水,用玻璃棒引流并且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棒身要在瓶中央位置。

【问】为什么要洗涤?

【生】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的内壁上还沾有少量溶液,若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容量瓶中的溶质就会减少,即容量瓶内容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会偏低。

【问】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

【生】重新配制!

【问】定容后,反复振荡,液面低于刻度线,为什么?能否再加水?

【生】振荡后液面低,是因为极少量溶液在润湿磨口处损耗了。刻度是以容纳量为依据,所以不再加水至刻度,否则,溶液浓度偏低。

 

【讲解】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cBV(nB)MB·V(mB)

mV决定误差大小

具体情况分析

(1)称量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称量

砝码生锈

偏大

砝码残缺

偏小

将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了游码

偏小

量取液体溶质时量筒内有水

偏小

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量筒刻度读数

偏大

吸湿性、挥发性药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偏小

把吸湿性药品(NaOH)放在纸上称量

偏小

(2)溶解与洗涤过程中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溶解与洗涤

溶解搅拌时有溶液溅出

偏小

转移时有溶液溅出瓶外

偏小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偏小

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取浓溶液的量筒,并将洗涤液注入了容量瓶

偏大

 

(3)定容过程中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定容

溶液未冷却就转入容量瓶

偏大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小

在定容之后再上下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偏小

在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标线,又用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吸出

偏小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步骤及误差分析

【课堂练习】

1、欲配制1.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        ,
         的蒸馏水将其溶解,待        后将

溶液沿         移入         mL的容量瓶中

答案:10.0   烧杯  适量  冷却  玻璃棒   250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时,导致浓度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A.用敞口容器称量氢氧化钾且时间过长

B.配制前先向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盛过氢氧化钾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D.溶解后快速转移到容量瓶,然后加足量蒸馏水,定容

答案:A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同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是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化学接触到的第一个定量实验。提供这样一个实验情景,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学会操作方法上,而还要能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实验与定性实验的不同,帮助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从定性转入定量,从而学会具备解决其他定量实验的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分析教材与学生情况,《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这个教学内容从难度和定量实验的特征上,适合作为学生初次接触定量实验的素材。学生初中掌握了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的配制,可以作为一个迁移知识,而学习了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后,

这个相对较直接的实验原理,学生也比较容易感知到。同时这个实验中要确定的量以及计量关系比较明确,还能够通过围绕如何精确测定,展开对定量实验区别与定性实验的不同层次的讨论。

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对整个实验难点分析是重中之重,在此进行探讨。

1)从化学定量实验思维来看:难点——学生能否认识到定量的依据是公式;

2)从实现实验原理操作来看:难点——如何确定溶液体积;

3)从定量实验特征实现来看:难点——如何精确而方便的确定溶液体积;

4)从教师教学方法选择来看:难点——引导学生为什么需要步骤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步骤;

通过教学设计中适当运用情景设置来化解这些教学中的难点,才能真正用好这个教学素材。

1、在教学设计中,通过类比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配制,来破解难点(1),在类比过程中,不能仅落在步骤上,而是要提取出这些步骤所实现的原理,从而让学生形成原理来源于定义式的思维。新的教学情景不是全然给学生一个陌生的世界,而应该设置的是能够承接学生旧知识,延伸学生新知识的情景。

2、容量瓶上没有刻度,只有刻度线,只要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溶液的体积就是容量瓶的相应容积。如果没有要求规格的容量瓶,就按最接近其体积的容量瓶配制,来破解难点(2)。

3、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实验步骤。轻松突破难点(4)。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定量验证的实验,这类实验可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其实验原理即是已有的概念和相关的定义式,因此需要测定的目标量是十分明确的。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实验完成对目标量的确定,依据化学计量关系将目标量转化为可测定的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