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研究名教师工作室
工作室领衔人: 皋 磊
工作室全称: 高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研究名教师工作室
研究项目名称: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逆向设计研究
填 表 日 期: 2022年4月16日
联 系 方 式: 13775014080
邮 箱 地 址: 113508232@{域名已经过期}
常州高中十校联盟
2022年10月编制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一)工作室的具体目标定位 生物组多位年青教师正处于转化阶段,有很多理论的困惑和实践的迷茫;因此,本工作室的定位是帮助工作室成员认识生物教育教学特点,使其成长为具有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生物教师。 专业发展共同体 所谓共同体,是由于自然意愿而结合共享一套理论的结合体,希望通过逆向设计人把工作室的每一个我改造成一种集体的我们。 青年教师发展新平台 教研组也是教师发展的平台,而名师工作室这种教师专业发展形式有所不同,它是以同一种理念将成员们彼此连接,更有利于激发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具体工作目标 本工作室要把研修教师的教学研究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目标。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加强学科意识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主持校级、市级课题,做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能力。 |
二、教师培养
1.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
(一)要求和期望:研修期满,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发展,在五级梯队和职称晋升方面有所提升。 (二)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三)主要措施: 读书与讲书:认真研读国内外教育、教学设计、心理方面学术著作2~3部,查阅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国内文章;每个月组织一次读书沙龙,每周开展一次在线读书活动。 磨课与辩课:优秀教师的根基始终应该在课堂上,磨课活动是名师培养最重要的活动,每学期都要组织多次集体磨课活动。每次上课结束后的评课,执教者要整理出课堂实录,请导师对其教学流程进行点评。每年工作室编写课堂实录集,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比较成熟的则推荐到报刊发表。 研修与提升:结合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进行研修与提升,将教学理念与网络技术进行整合,利用公众号或者博客交流切磋,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思想。 其他措施:除本工作室的指导工作外,创设条件,聘请研修领域的专家指导;加强与兄弟学校的的联系,为研修教师及工作室研究成果的转化开辟通道。
|
三、所申报专题项目研究
1.研究的主要方向: 2.研究的主要目标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研究的主要方法 5.研究的主要程序 6.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 ||||||||||||
(一)研究的主要方向: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逆向设计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 1、归纳概括基于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的基本过程; 2、探讨基于大单元教学逆向设计的基本策略; 3、探索大单元教学设计与逆向设计的整合点,促进本课题组生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科研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围绕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即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展开。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查阅相关资料,把握学科前沿。 2、参与学习市名师工作室活动安排。 3、工作室内部研讨,聘请专家指导。 4、承担课题研究、著作及论文撰写。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依托公众号微博,借助网络科研平台广泛开展网上学习、交流研讨。 (五)研究的主要程序: 选题、理论学习、研究设计和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整理资料、开展研究、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六)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以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及课例集、发表论文和著作及汇总研究成果撰写校名师工作室总结等形式,具体安排如下:
|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一)组织保障 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相关学科名教师工作室的专业指导与学术引领工作。 (二)资料保障 征订数种教育教学报刊,并购置一定数量的课题研究所必须的教育专著、书籍和教学光盘等资料。 (三)经费保障 列入学校经费预算,保障工作室运行的必要经费,且专款专用。 |
五、工作室成员及主要分工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一)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 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要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学期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并利用工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 2、按需学习 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按需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3、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成员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撰写读书笔记。 (二)例会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工作室每学年举行一次工作室成果交流会。 2、每位成员每学年上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 3、每位成员在工作室工作周期内至少有3件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在市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论文2篇。 (三)表彰奖励制度 1、工作室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工作室成员、最佳成果奖。 2、工作室成员未能通过年度考核即按要求进行调整;成员申请退出工作室需事先提出并经领衔人审批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