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小说中的“我”——《百合花》
发布时间:2022-10-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喻晓玲

小说中的“我”——《百合花》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小说线索人物“我”的作用;

2.     从“我”的视角看人物形象;

3.     从“我”的视角看小说中的环境,

4.     从“我”的视角看“百合花”的意蕴;

5.     从“我”的视角看女性视角对战争题材小说的风格拓展。

二、问题探讨

问题

小说中的“我”

1. 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请列情节发展轨迹。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2. 小说中“我”对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前后认知的变化,找出文中的依据并分析。

 

小通讯员


新媳妇


3. 小说中通过“我”的眼睛,看到哪些环境?请找出相关环境描写,并分析此处环境的作用。

 

环境描写


作用分析


4. 在“我”的眼中,“百合花”的意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意蕴变化。

 

原文依据


意蕴


 

三、思维拓展

与我们常见的革命战争题材作品相比较,《百合花》在描写战争的视角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联系你熟知的战争题材作品,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百合花》教学反思

《百合花》是茹志娟小说的处女作,也是其成名作。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内容集中,文字晓畅,人物的心理活动比较容易把握,但篇幅却很长,所以我让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故事情节,并勾画出写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语句。在读完课文之后,小组合作探究品读鉴赏描写人物的重点语句。

大家都赞同这是一部有着独特视角的军事题材小说,其中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的小说,而少部分人认为是爱情小说。引导学生触摸人物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是教学《百合花》的一个重点,一番探究学习之后,大家对作品中新媳妇和通讯员这两个人物才有了较为真切的感受。 新媳妇和小通讯员都集中反映了纯洁高尚的美好心灵,传达出军民之情如纯洁之花,讴歌了他们的性格美和人性美,水到渠成地揭示出了课文的主题。

 《百合花》是部编版教材第一单元的小说。单元的主题是青春。从语文的角度谈青春,该怎样谈?这是一个一直困惑我的问题。本单元提供的课文有《沁园春长沙》《红烛》这样的诗歌,也有《百合花》《哦,香雪》这样的小说。新课标提倡群文阅读教学,该怎样在本次教学中体现群文意识,也是一个困扰我的难题。设计本课时,又有着力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要求,还包括单元任务如创作诗歌等要求。在这些任务聚集之下、融合之下,有了上文的设计。当教学意图太多时,教学内容可能走向松散。

最终,我在设计时,选择以人物形象为抓手,从感受与体验、品味与评价中不断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在深化对人物的认识过程中贯穿青春红线,结合小说的体性,点破革命文学的特质……思路是以《百合花》为基点,统帅青春主题,联系相关革命文学作品,最终达到鉴赏形象、鉴赏情感的目的。

特别遗憾的是文本的深读与细读,在课堂上展示得不够,更多的是借助于自学案,及课堂有限选择呈现达成目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础。缺乏语言支撑的课文分析是孱弱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