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教学研究交流,探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多版本教材的融合,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2022年10月12日(周三)常州市第三中学、常州市第五中学、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与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联合举行以“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为主题的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乐智工作室成员,常州市第三中学地理组武老师围绕“全球变暖”这一全球性气候问题,从形成原理到全球合作再到中国减碳措施,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画图展示、观点陈述和信息概括三个方式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画图展示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要素在不同圈层中的循环过程,感受地理之美;观点叙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一个问题进行综合考量,培养深度思考能力;信息概括锻炼了高三学生面对综合题材料的归纳能力。由于人教版该部分内容较为笼统,武老师以全球气候变化为切入点,对中图版、鲁教版、湘教版相关内容进行对比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逻辑性,条理性,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武老师设计的三个活动充分利用了希沃教室的拍照上传、展台演示、观点叙述等功能,对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现代技术有较好的融合。
常州市第五中学朱爱菊老师,从9月份习近平主席的跨国友好交往导入新课,从哈萨克斯坦的区域地理入手,借助中哈合作过渡到本节课主题之国际合作,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将新课程要求中的“区域认知”落到了实处,采用热点时事做案例分析,锻炼了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授课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新高考的要求。
课后,参与活动的四校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孙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导入给予了高度认可,紧扣时事热点,将热点与教学有机结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常州市第五中学冉老师认为武老师注重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鼓励性评价,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性发展。新桥高级中学陈老师认为朱老师课堂中充分利用地图册,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常州市第三中学李丽萍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此次四校联合教研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研形式,为后期的活动做了铺垫,是青年教师非常好的教学交流平台,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事关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以后要更加注重此类交流平台的建设,让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