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美组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及成效:
朱冬健老师于5月9日开了以《走近陶艺》为题的“每周一课”,此次教研就以朱老师的公开课为主题进行研讨。
高波老师:我听了朱老师的每周一课校内公开课,深受启发。朱老师通过陶瓷的英文china和中国China的联系,唤醒了学生对陶艺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陶瓷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接下来通过什么是陶艺?陶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陶艺的制作流程,欧洲人的中国瓷器情节,青瓷和青花瓷的区别?陶与瓷的区别?如何辨别釉上彩和釉下彩?等一连串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朱老师从跨学科的角度入手,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整合迁移等多种能力,在帮助学生掌握陶瓷基础知识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多元素质的发展,为后续的陶艺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音乐吴琛燕老师和陈敏老师就大单元提出一些问题
1.教学(或者单元)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是写整个音乐鉴赏还是还要落地到具体的单元主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方法论依据?
2.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需要细化到每一课时的单元目标和重难点,逆向课程设计是不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先围绕核心素养,想学生通过三节课在艺术鉴赏、实践、人文这三块要达成怎样的梯度,然后再提炼单元目标。
3.另外,教学的过程一定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每个活动串和提问,是不是能让学生产生兴趣,逻辑上的由浅入深,进而掌握学科的核心素养。
朱冬健 :
陶艺特色在常州三中已经有20多年了,在20多年的陶艺教育教学中,我经常思考这样个问题:学生该学些什么?(老师该怎么教?)
普通高中陶艺课应该怎么上?
当前,强调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育理念,拓展了我们的教育视野,引发了多种改革探索,激励着新的教育追求,三中陶艺一直在坚持把陶艺教育向着推广和普及的层面发展。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进行陶艺教育教学,看来是老师们长远的课题。
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