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美组教研活动
在疫情背景下, 我们就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进行音美课线上线下的融合式教学进行了讨论。
朱冬健
由于音美学科认知与习得的独特属性,使学生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而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就是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使学生的判断力和独特感受力得以呈现,而不是向学生传达固定的知识和技巧。尽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对于音美教育的目标实现形成了一定阻碍,但恰恰是这样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给我们打开了探索和实践的新思路……
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长时间、多频次的互动才能收到效果,艺术教育因其应用性强、实践比例高等特殊性更是如此,而疫情使得艺术教育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倡导言传身教和体验观察的艺术教育,如今变为线上口述和远程示范,教学难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得不借助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多媒体技术。但“无论以什么形式上课,教师水平、课程内容、讲授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学内容仍然是线上教学最重要的问题。
除内容外,技术同样重要。在线教学对技术依赖性较大,技术不稳定非常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失帧、卡顿、频闪反复出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质量就会打折扣。
此外,在线教学有一定的“被动性”,而艺术教育更加需要主动性,这一问题需要探索解决之道。
“受疫情影响,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变化,扛过‘冬天’,才能在未来的‘春天’掌握主动。”
吴琛燕
我们就音乐鉴赏的单元内容,搜集了相关的文化和视频资料。学生通过链接可在微信和音乐平台自主观看,并通过文化补充和赏析提示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同时我们还设计了流行拓展环节,针对学生课堂民调中提供的感兴趣的音乐风格和类型,我们又增加了古风、Rap、摇滚、影视等,从学生喜欢的、带有情境性的知识点切入,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乐趣。音乐课的线上学习开展的还不如文化课那么细致入微,在居家过程中,我们还布置了手指舞、居家乐器演奏、舞蹈练习等视频分享任务,但是针对的群体还比较局限。音乐学科线上和线下的一个互动交流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譬如可以学习文化学科的导学、制定一个更人性化的评价单等等,后疫情时代的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慢慢探索。
陈 敏
音乐助力,共抗疫情。疫情期间,高一(4)班祁知远同学与高一(6)班恽浩淼同学用手势舞的方式为常州抗疫助力。两位同学分别将手势舞录制上传后,我们进行后期音乐与视频的剪辑,该视频已被多个平台转发。与线下常规教学相比,音乐教学与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学模式的结合具有着独特优势。线上教学方便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高 波
疫情当下,学生在家上网课进行学习,文化课网课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居家学习效率与在校课堂学习相比还是要低一些,所以想让学生挤出大块时间学习美术,有点不太契合实际。我认为疫情下高中线上美术学习以“小切口”的微视频这样的形式介入,以一件作品这个点带动一个艺术流派“这条线”,然后再以这个艺术流派这条线总结那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貌,点、线、面想结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具体操作例如以短视频《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展开,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美学的角度理解这幅作品,从而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在透视学、解剖学、构图学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建议可以与父母一起观看后进行交流,交流可以是在茶余饭后,成为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艺术浸润,提高家庭艺术氛围。我认为这样的效果会比学生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看完一节40分钟的美术鉴赏录制网课效果要好很多。
这样的家庭艺术学习方式,不会让学生把艺术学习作为一种压力,这种家庭艺术学习的形式与居家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想结合,提高学生的情志,进行适当的艺术熏陶,既有利于家庭和睦,又能提升家庭每个成员的艺术鉴赏力,让美术成为弥漫在家里的空气,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