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试卷主观题讲评》教学设计
教学 课题 | 《三模试卷主观题讲评》 | ||||||||||||||||||||||||||||||||||||||||||||||||||||||||||||||||
试卷 分析 | 本次三模试卷较之一模、二模试卷,整体难度降低,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观题考察的题型符合新高考要求,知识点考察全面。 | ||||||||||||||||||||||||||||||||||||||||||||||||||||||||||||||||
学情 分析 | 主观题共计4答题,6小问,其中17、18题第二问,19题C班级学生均分问全校最高,16题、18题第一问学生平均分位居全校第二,19题A位居全校第三,,主观题总体得分全校最高,班级丁力同学更是得了34分。 | ||||||||||||||||||||||||||||||||||||||||||||||||||||||||||||||||
教 学 目 标 |
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具体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 ||||||||||||||||||||||||||||||||||||||||||||||||||||||||||||||||
教学 重点 | 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 从主体与制度层面全面把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辩证思考能力 | ||||||||||||||||||||||||||||||||||||||||||||||||||||||||||||||||
教学 难点 | 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 从主体与制度层面全面把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辩证思考能力 | ||||||||||||||||||||||||||||||||||||||||||||||||||||||||||||||||
教学 方法 |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综合运用“情境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法” | ||||||||||||||||||||||||||||||||||||||||||||||||||||||||||||||||
教学流程: | |||||||||||||||||||||||||||||||||||||||||||||||||||||||||||||||||
教学 环节 | 创设情境(教师) | 问题探究 (学生) | 设计意图(理论) | ||||||||||||||||||||||||||||||||||||||||||||||||||||||||||||||
导
入 | 第一部分: (一)展示6小问学生的平均分得分情况
| 从平均分当中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从学生比较关心的成绩切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又自然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 ||||||||||||||||||||||||||||||||||||||||||||||||||||||||||||||
新
授 | 第一部分: (二)展示高三11班学生在年级前10中的位次:
| 大家对哪一位同学的成绩最感到意外? | 该设计意图: 1. 激发学生斗志; 2. 引出丁力同学的经验。 | ||||||||||||||||||||||||||||||||||||||||||||||||||||||||||||||
第二部分:经验交流与分享 丁力同学做经验分享: 略 | 丁力同学的分享,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 此设计意图: 生生互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你追我赶的斗志。
| |||||||||||||||||||||||||||||||||||||||||||||||||||||||||||||||
第三部分:学省自主讨论16、17 、18(1): 16.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布的公报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持续发展,已经积聚起巨大的资本能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如何引导资本稳定有序发展、健康良性运作,是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让资本有序发展。“红灯”是为了划定边界、加强规范,“绿灯” 是为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以“加强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12 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 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总字数在 250字左右。
17.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的决定。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为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地方组织法作出修改完善,意义重大。 本次地方组织法修改,明确了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了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和名称,充实完善了专门委员会的职责,适当增加了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进一步完善了地方政府职权和工作方面的有关规定,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程序要求等。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修改地方组织法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12分) 18.自2014年起,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连续九年发表新年贺词,带领我们共同回望来路的辉煌成就,眺望前方的光明征程。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指出,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徒...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见下图),充.满着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国的传承,饱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深至简的追求。新年贺词也在不断激励着我们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成为汇聚激励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并肩奋斗的强大合力。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句话的理解。(10分)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3三题目的答案 | 设置该环节意图: 1. 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主观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 |||||||||||||||||||||||||||||||||||||||||||||||||||||||||||||||
第四部分:同学展示答案 16.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不是不要资本,而是通过宏观调控,引导资本有序发展(1分)。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1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1分),加强对资本的监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1分) 在资本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本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1分),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1分)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良好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因此我们要完善市场规则,(1分),通过市场监管,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1分)防止资本的野蛮生长。(1分) 通过市场监管,让资本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消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分)引导其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分) 17.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分)。在党的领导下修改地方组织法,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地方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和有效执行(1分);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1分)。修改地方组织法,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1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之中(1分);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分)。修改地方组织法,为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1分),有利于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分); ④修改地方组织法,进一步完善地方人大、政府的职权(1分),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1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分)。 (若回答“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可得3分) 18(1)①规律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1分)。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2分); ②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1分)。只有尊重人与“青山”的联系,才能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2分); ③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分)。人唯有尊重“青山”,在对立统一中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会得到自然的回馈。(2 分) | 对于同学给出的观点,你有何意见?
| 本处设计意图: 1.展示学生讨论成果,在此基础上让不同的同学予以讨论和补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课堂从获得感; 2. 展示参考答案,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 |||||||||||||||||||||||||||||||||||||||||||||||||||||||||||||||
课堂
小结 | 学生总结: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作答规范,作答主观题,应先读设问,带着设问去精读情境,根据材料和设问最终确定答案。 |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 此设计意在:让学生体温主观题的作答思路。 | ||||||||||||||||||||||||||||||||||||||||||||||||||||||||||||||
作业
布置 | 结合课堂讲评,自主修改完善三模卷16.17和18题第一问。 |
自主修改完善三模卷16.17和18题第一问。
| 本处设计意图: 1. 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把握; 2.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 | ||||||||||||||||||||||||||||||||||||||||||||||||||||||||||||||
教 后 反 思 | 本节课按照课前预设圆满地完成,反思本节课,让我对“生生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对提高高三三轮复习课实效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1.高三三轮复习,务必要注重凸显学生课堂主体作用,通过相互讨论,学生点拨等“生生互助”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实效; 2.“生生互助”教学模式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既不能“争夺”学生的话语权;更不该做“甩手掌柜”,而应该深入小组讨论,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适时给与鼓励、点拨和帮助。 |
评课:
杨春玉老师:
在高三三模复习后期,对于基础相对比较扎实的文科班,采用“生生互助”教学模式,的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实效性,同时本节课能才能够学生实际出发,邀请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比较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对于树立学生学好政治的信心,以及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都大有裨益,但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所有学生都参与3个题目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和展示答案,时间就比较仓促,这一点应该改进,可以将学生事先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这样不尽实习生谈论更深入,而且能进一步增加教学容量。
张小洁老师:
时事评论的讲评中,学生联想到之前做过的试题并直接将原来的答案嫁接过来,说明我们的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此处若结合模拟五第16题,要求学生比较分析一下,效果可能要更好。
刘志老师:
在学生出现“审美疲劳”的三轮复习阶段,采用“生生互助”兵教兵的方式开展教学,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但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如何了解不同小组的讨论情况,是否讨论仅仅流于形式还是学生真的有一定的收获,这个评价的尺度和操作过程是什么?在本课中体现的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