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政治>>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钱亚琴)2022.5.20市名师工作室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2-05-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春玉

开课课题

心中有数上职场

教材分析

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学情分析

《大纲》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法治教育要“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

从法治教育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单元教学明线中的“权利义务教育本位”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整体性要求。而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需要契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以实现权利义务教育的统筹安排与循序渐进,进而推动学生的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精神∶ 止确认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明确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阐述合法理性维权的必要性。

法治意识∶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依法维权意识,树立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思维。

公共参与∶把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主要义务,正确处理矛盾纠纷。

教学重点

掌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

明确劳动争议解决的措施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活动内容与目的

导课

运用网络热词“996”和“人生何畜不相逢”导入新课。

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授课

一、劳动者的权利需牢记

结合相关具体案例,分析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具体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探究1假设你是劳动者,你觉得自己付出劳动后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探究成果:

一、明明白白工作

1、劳动者的权利

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权利  

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权利

 

 

 

 

认同我国尊重劳动,重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依法维权,增强权利意识。

二、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

结合材料,分析主人公被辞退的原因,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了解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探究2案例中小王为什么被辞退?其被辞退说明了什么问题?

探究成果:

2、劳动者的义务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3)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辩证分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义务意识,把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主要义务。


三、劳动争议解决途径多


结合视频,以欠薪维权为例,理解维权的途径,了解有关行政部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

探究3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维权?

探究成果:

二、清清楚楚维权

1、维权的途径

1)和解

2)调解

3)仲裁

4)诉讼

2、有关行政部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

活动设置:请学生上台模拟。

增强法治意识,理解依法维权的步骤,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本课以“依法维权”为中心展开分析。通过教学,掌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理解合法维权的途径,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还可以从以下两点加以提升:

一是情境和议题选择要更精致。设置的问题要贴合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过高或者过低,通过不同情境素材的选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是情境要进行整体化设计。情境与情境之间要注意关联和过渡,通过整体化设计,让整节课显得更加完整、更具有设计感,学生也能自然而然跟随老师的节奏展开学习。

 

评课:

陈兴兰:教学设计流畅,活动设计处理恰当,但过渡语言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刘鹏:可以对于每部分的主题进一步的完善,或者是否能够采取议题式的教学。

杨春玉:部分活动设计需要教师提供范例,一些简单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可以直接挑选个别学生回答。

朱丽娟:内容处理需要进一步的细化,进一步的挖掘教材前后内容的之间的联系。

张小洁:教学设计良好,活动展开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