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1-2022第二学期每周一课5.9(朱冬健)
发布时间:2022-05-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冬健

走入陶艺

常州市第三中学  朱冬健

 

教学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陶艺,了解陶艺基础知识,掌握陶艺制作流程,明确学习陶艺的目的与意义;

2)能力目标:认识陶艺制作工具,了解成型的不同种类及特性,掌握陶艺的基础制作工艺技法,在陶艺创作中能运用合理的手法进行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陶艺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 难点:

    了解陶艺基础知识和制陶基本流程及技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视频)

1.带着问题看视频,思考:

1)关于陶艺的制作流程?

2)欧洲人的中国瓷器情结有多疯狂?

3)欧洲制瓷晚了中国多少年?

4)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制瓷工艺的?

2.以英文单词“China”汉语意思——中国、瓷器、陶器、陶瓷、昌南(景德镇);以陶瓷产品现在用于尖端科技;以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继承和发扬陶艺的欲望。

通过欣赏,导入课题:陶艺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陶艺?

陶艺是门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它是陶器艺术和瓷器艺术的总称,也是陶瓷艺术的简称。

(二) 回顾视频内容:

1.关于陶艺的制作流程:

● 在中国古代,一件上乘的瓷器要经历立意、选料、造型、制作、装饰、火焰等六个流程。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将制瓷过程定为72道工序。

● 清乾隆8年(公元1743年),督陶官唐英为了让朝廷更直观了解一件精美瓷器的由来,在他编写的《陶冶图说》中加上了生动直观地24幅制瓷图。

2.欧洲人的中国瓷器情结

●  英国学者朱蒂斯•米勒在《西洋古玩》中考证状况:17世纪中叶,中国青花瓷是只有富有阶层才能享用的昂贵奢侈品。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皇室清单中记载仅中国细瓷就达到上千件以上,他还模仿中国园林,在法国巴黎建造特里阿农宫(瓷宫)。

●  德国奥古斯特二世,在1717年,他以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骑兵,换取了普鲁士帝国威廉一世的127件中国瓷器。

3.欧洲制瓷

●  德国炼金术师伯特格尔和在化学师巴尔•迪尔曼的帮助下研制瓷器,于1709年3月烧制成功第一件瓷器,伯特格尔被誉为“欧洲瓷器之父”。仅次于他的是威基伍德被称为“英国瓷器之父”

4.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制瓷工艺的?

选料:高岭土(瓷土);造型;装饰;制釉、施釉;晒坯 (晾坯);烧制(窑变)

思考:中国瓷器为什么会拍出天价?

(三)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1.陶瓷材料

常说陶瓷,大家普遍认为陶瓷是一种材料,其实陶瓷分为陶和瓷两类

陶器是用比较粗糙泥土,可塑性好,含铁量多。经800度左右中温烧制而成。

瓷器是用比较细腻的泥土,含铁量少,耐火度高。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⑴使用的材料不同。

陶器使用的是陶土;瓷器使用的是瓷土又称高岭土。

⑵表面坚硬成度不同。

陶器硬度较差,敲击时声音发闷;瓷器硬度较好,敲击时声音清脆。

⑶吸水程度不同。

陶器的吸水率大于10%;瓷器吸水率小于0.5%。

⑷烧成温成不同。

陶器一般都在800℃到1100 ℃;瓷器都 1300 ℃左右。

 

2.陶瓷工艺的基本流程(成型 ):

(淘洗出来的) 泥——→ 练泥/揉泥——→ 各种成型法

——→ 修坯——→ 晾坯/素烧(干燥)——→施釉 ——→ 装窑烧制

1)简单制陶工具

手动转台:可在其上盘泥条和围泥片等。

木搭子:槌练泥土的工具,将泥块捶打成泥板。

修刀:裁切泥板和修整坯体时常用的工具。

钢丝:切割泥块或泥板。

还有各种刮刀、泥塑刀和橡皮块等。

2)揉泥

3)各种成型方法

手捏成型 、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拉坯成型、  注浆成型、   印模成型 …

4)等成型作品充分干燥后进行施釉

5装窑烧成

 

三、总结(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