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探究关汉卿戏剧关目设置的艺术性
窦娥冤《节选》
发布时间:2022-03-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喻晓玲

               探究关汉卿戏剧关目设置的艺术性

——窦娥冤《节选》

   教学目标:1 了解元杂剧关目的概念

                       2 通过《窦娥冤》(节选)认识关汉卿关目设置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结合戏剧的特点,了解关汉卿剧目在情节处理和结构处理的独特之处。

   教学设计:

一、元杂剧之关目

       元杂剧的标题中常以关目入题,如《新刊关目闺怨佳人拜月亭》《新刊关目诈妮子调风月》等,以表示剧本情节新奇关目,一般指戏曲情节的安排和结构处理。可以说关目是元杂剧审美的一个重点。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批元杂剧无论大小关节目背谬甚多,王国维也指出元剧率意而为,不精心关目。

       “关目拙劣

二、 用思维导图、拟写小标题等方式梳理第三折情节内容。

三、结合课本节选内容,就其关目设置的方法和效果两个方面评判其优缺点。

(情节发展、人物情感、舞台效果)

总结

       戏曲舞台的特殊性:舞台是固定的,观众是流动的。重复剧情内容的编排可以让随时入场的观众都能全面地了解剧情,促使他们尽快进入戏剧,引起共鸣。

情节设置的前后照应:重复的内容往往是情节发展过程中前后跨度较大或者是剧情关键的部分,必须要有所埋伏照应。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窦娥与蔡婆诀别时回顾误杀张父的情节,也照应了前一折的剧情。

利于丰满人物形象:窦娥临终前告诉婆婆其实是怕州官拷打婆婆,怕婆婆承受不起所以屈认了罪名。也能让读者看到一个孝顺、善良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人物塑造在对话中渐渐丰满起来。

拓展:两折多篇幅描写窦娥十三年的命运变迁,刑场上半天的事件却用了整整一折

缺点:从本折在全文中的位置和内容来看,《窦娥冤》四折内容分布不均,第三折用一整折表现半天在刑场的事。

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表现了窦娥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不公的遭遇之后对封建秩序的质疑,她的悲剧形象是凄惨中更有刚强,凸显了她的反抗精神。单独用一折来表现确是有必要的。也体现出关汉卿在关目处理上突出重要事件,使得情节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

四、关汉卿剧本关目设置特点

1、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2、逻辑合理,情感到位

3、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4、曲白相生,富于变化

 

教学反思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居曲圣关汉卿的一部力作,对于窦娥的形象在社会群体中的影响很深远,经常被人引用我真是比窦娥还冤。那对于主题的把握不再是这部剧的难点,结合创作背景也很好理解。元朝建立后,为了满足蒙古贵族过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元世祖忽必烈任用了一批管理财政的大臣,帮助他搜刮财富。这批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大元王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各族和西夏人;三等汉人,是原来在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女真等族人;四等叫南人,就是原来在南宋地区的人民。四个等级的人政治地位和待遇不同,汉人和南人受到百般歧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泼皮无赖在元代社会是人民痛心疾首最不易对付又经常可以遇见的一种恶势力,也是种族压迫的象征之一。他们依仗着与统治者的某些关系,到处游荡,惹是生非,向普通老百姓进行勒索、讹诈和侮辱。元成宗时期,这种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多件。

       这样社会处境中的知识分子和人民出境可想而知。愈能见到关汉卿的悲悯情怀和不屈性格。故将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对于元杂剧关目的鉴赏。元杂剧的标题中常以关目入题,如《新刊关目闺怨佳人拜月亭》《新刊关目诈妮子调风月》等,以表示剧本情节新奇。关目,一般指戏曲情节的安排和结构处理。可以说关目是元杂剧审美的一个重点。但对于元杂剧中的关目,历来评价不高。如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批元杂剧无论大小关节目背谬甚多,王国维也指出元剧率意而为,不精心关目。那元杂剧为什么要以关目入题取胜,是否在关汉卿的剧目中也是率意而为呢?带着这个疑问去研读探讨《窦娥冤》的关目设置。

 

      但课堂讨论下来,学生一致认为,关汉卿关目的设置很好,未曾有质疑之处。特别是对其设置的曲白相生、情节巧合、设置悬念的感受比较深刻。在我追问下,是否发现不合情理与我们在阅读其他类如小说不同之处?学生才发现有的地方次序和情节处理上有些奇怪,但是又说不出怪在哪里。我觉得可能在问题设置时候,还需要斟酌,这是高中生第一次接触传统戏曲,可能对这种戏曲底本的文体认知上还是略有粗疏的。如果作为剧本,给予学生提醒或者与其他文体样式进行比较,也许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入些。而这,也正是元杂剧剧本的特殊所在,更是舞台效果的需要所在。也就能理解,常人认为的关目设置中,窦娥的自述太过啰嗦。而这重复背后,是受戏剧表演舞台的有限性所致,重复重复剧情内容的编排可以让随时入场的观众都能全面地了解剧情,促使他们尽快进入戏剧,引起共鸣。所思考之处也就印证了关汉卿杂剧情节新奇独到、故事是曲折动人的,而关目的设置也是恰到好处的。可见,对于元杂剧关目的认识要客观,不能一概而论,让这沧海遗珠无处可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