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文言简答
王伯美
教学目标:学生能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重点:学生能明确提炼、概括信息的方法,明确文意深层理解题的解题路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你所完成的全国卷高考真题及八省联考(2020)中的文言简答题,总结自己的理解与表述和官方的理解与表述之间的差异,探究其原因。于此同时,研读江苏省2017-2020年高考真题中文言简答题的命题及官方答案,进一步明确文言简答题备考方向和答题策略。
高考真题汇编:
2021新高考1卷(思考评价型)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14.答案:(3分)第一问(2分):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第二问(1分):告诚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2021新高考2卷(信息提炼概括:概括筛选原因)
14.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14. 后赵王石勒主动向祖逖示好,祖逖允许双方贸易,并禁止诸将侵暴后赵百姓。
2020新高考1卷(信息提炼概括:概括筛选原因,结果)(略)
14.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14.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
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2020新高考2卷(信息提炼概括:概括筛选原因)
14.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
14.①自知触怒皇帝将死;②抱定必死的决心。
2020八省联考(思考评价型)
14.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什么?(3分)
14.密谋废黜汉昭帝。或:迎立燕王旦为皇帝。
2020江苏高考真题(概括人物行为表现)
8.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8.心系幼孤,疼爱后辈;不忘祖德,推惠及人;珍惜生命,宽仁善良;关心丈夫,淡泊名利。
2019江苏高考真题(概括人物行为特点)
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分)
8.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于书无所不读,尤精《文选》;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戏曲创演结合,超迈元人。
2018年江苏高考真题(思考评价型)
9.文中“可以风世”(风fěng世:劝勉世人)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9.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2017年江苏高考真题(概括人物行为特点)
9.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9.治学:范围广泛,学有专精。为文:取则于古,自成一家。
二、回顾部分同学在期初质量调研中的文言简答题作答情况,明确自身不足,找到解决路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昔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国保于民,民保于信”,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14.诚信是治国之本,国君重诺守信,才能保国养民。目的:希望太平盛世的执政者要以诚信蓄养民众。
三、经典再现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简答题。
常州期中质量调研:
王质知蔡州,州人岁时祀吴元济庙,质曰:“安有逆丑而庙食于民者。”毁之,为更立狄仁杰、李愬像而祠之,蔡人至今号“双庙”。(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八》)
14.王质为什么要毁吴元济庙,更立狄仁杰、李愬像而祠之?
常州期末质量调研:
李若谷字子渊,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若谷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知宜兴县,官市湖状茶,岁约户税为多少,率取足贫下,若谷始置籍备勾检。茶恶者旧没官,若谷使归之民,许转贸以偿其数。累迁度支员外郎、权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会河决白马,调取刍楗,同列卢士伦协三司意,趣刻扰州县,而若谷宽之。
徙潭州,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既而逃归,复攻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自是寇稍息。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不可胜纪。若谷乃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官仓依山而贮谷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迁给事中、知寿州。豪右多分占芍陂,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若谷摘冒占田者逐之,每决,辄调浙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
加集贤院学士、知江宁府。卒挽舟过境,寒瘠甚者,留养视之,须春温遣去。民丐于道者,以分隶诸僧寺,助给舂爨。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
14.李若谷多在地方担任官职,他的管治有哪些共通的特点?(3分)
四、小试牛刀
附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节选):
曹景宗,骁将也;韦睿执白角如意、乘板舆以麾军。夫二将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得将将之术矣。敕睿以容景宗易,敕景宗以下睿难。然而非然也,睿能知景宗之鸷,而景宗不能知睿之弘,景宗之气敛,而何患睿之不善处景宗邪?且其诏之日“韦睿,卿之乡望”,动之以情,折之以礼,而未尝有所抑扬焉。如其不然,睿愈下而景宗愈亢,睿抑岂能终为人屈乎?钟离之胜,功侔淝水,岂徒二将之能哉。
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节选):
及钟离一役,又未尝专任韦睿,而独任曹景宗,令睿归景宗节制。幸睿素负重名,为景宗所敬礼,始得和衷共济,大破魏军。否则,景宗尝违诏进军矣,虽有密敕,令彼敬睿,亦乌足恃!
14.两段附加材料均对《资治通鉴》记载的钟离之战进行了评价,王夫之与蔡东藩的观点是否一致? 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杰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辙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墨,特耕而不获耳,藨蓘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料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有如下感受:(1)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方能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一次次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得以提高的;(3)复习课中,温故而知新是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