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内涵建设,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结合学校第六轮主动发展规划,在校长室指导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和市局、教科院教学活动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打造优质师资,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力争使历史学科在新高考中再创辉煌。
二、工作目标
1、研究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历史教学模式;
2、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完善基于云平台的学生个性化历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3、推进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努力打造历史卓越教师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4、加强新高考与新教材的研究,提升高三教学质量,占领新教材研究高地。
三、具体工作项目
(一)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历史组及组员研究的课题本学期计划如下:
1、校级课题《指向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子课题研究;
①开学初,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要求,督促大家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
②学期中后段,收集材料,迎接中期评估。
2、市十四五备案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争取在今年能顺利通过中期评估获得市级立项。
①开学初,组织课题组会议,明确要求,督促成员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和修改;
②学期中,进行材料汇总,迎接中期评估。
(二)配合学校前瞻性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工作
1、配合校 “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的推进、建设工作。
2、继续配合学校的信息化团队建设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专门组建了一支覆盖全科的信息化团队。倪红娟、张坤玲老师参加了江苏省徐展网络名师工作室,学习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开发同屏软件的功能,优化培训方式,服务学校,服务师生。
(三) 继续推进“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系列研修活动
本学期历史组将聚焦“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根据教师发处的要求,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础,把主题研修活动与每周一课、课题研究相结合,不定期举办参加不同主题研修教师的教学沙龙、主题报告、教师论坛,并每月撰写主题研究报告。每位教师都结合研修主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教研组内进行相互交流。2022.6收集项目组成员的项目成果(论文、课题、公开课等)。在2022年暑假完成“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结题研究报告。
(四)积极申报首批校名师工作室
根据学校第六轮主动发展规划要求,学校将建立包含学科教学、德育等在内的3-8个校名师工作室。本学期,学校将出台《常州市第三中学名教师工作室工作章程》,教研组将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师积极申报。
(五)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本学年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以研究和提升学生学科思维品质为主题,提高“每周一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各教研组、备课组聚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围绕子课题研修主题,按照逐步推进的思路,开学初形成学期教研组开课计划表。如下: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历史 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开课计划表
注1、可以有若干位教师开课所研究的问题相同。 2、教研组制定开课计划时应兼顾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都要有涉及)和时间(不要密集在某一时间内)。 |
(六)推进“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与青年教师成长
以学校的领航计划即“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项目与“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为发展平台,促进组内教师在专业上进一步发展。
具体措施:
(1)以整体带动个体:
目前,历史教研组在五级梯队中有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2人,教学能手1人,2018、2019、2020年各有一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这是历史组教师个人努力的成果,更离不开历史教研组精诚团结的精神与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
(2)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
张坤玲、倪红娟老师成为学校“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常规工作如下: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个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每年至少要阅读两本本教育理论书籍,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每个培养对象都要主持1项基于学校实际需求的学科类的研究项目;每个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篇;每个培养对象开设市级公开课1次以上;每一位培养对象需带领一支“团队”,指导和培养2-3名新教师或青年教师并取得成效。
本学期工作如下:
1、得到专家指导:重点学习如何撰写省级或市级课题研究申请报告书,并完成课题研究申请准备工作。
2、对近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迎接第一年名师培育工作校级评价。
3、参加三周一次有主题的课例研究,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
我组房源晟、张琪、潘雨朦老师积极参加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a、我的舞台我主讲 ——小组主题论坛活动(2月开始,持续一学期)
b、解题能力考核(3月)
2022年3月组织成长营的老师参加高三一模考试。考前积极动员,要求老师们提前多做高三模拟题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
c、新教师转正定级考核(1月和6月)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推动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分两个时间2022年1月和6月将安排刚入职的新教师开展转正定级考核。这是我组新教师潘雨朦的一次最为精彩的亮相,也是展示给学校的第一印象。之后,评委组的老师将通过主题论坛的形式向上课老师反馈听课情况、交流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有效执行,让这些老师在站稳讲台的同时能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前行。
(4)常州市高中历史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2022年2月将举办常州市区高中历史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我组按照市比赛的规则进行校内选拔,经过笔试、粉笔字、说课等环节的PK,将有两位教师代表三中参加市区比赛。
(七)两位新教师参加预备营教师培训活动
1、培训对象:2022年我校新聘教师。
2、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新聘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教育学生、组织班级活动的基本能力。
3、培训形式与内容:采用集中培训、跟岗实践、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1)集中培训以参加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参加课题活动为主;
(2)跟岗实践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实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双导师制。新聘教师在导师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内全程跟随导师观摩学习,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等。
(3)外出学习,含市级教研活动、校际间教研活动等。
(八)扎实推进教研组常规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新高考与新教材
严格落实集备制度: 严格落实每月一次教研组大集备以及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备活动。集备做到 “三定”,定主题、定主讲、定时间。在此基础上,营造历史办公室即时研讨氛围。
高一年级第二年使用新教材教学,依然面临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困境,高一备课组要多总结经验教训。高二根据新高考方案,面临着三本选择性必修教材的教学任务。高三要进一步研究2021江苏高考试卷的命题思路与方向,揣摩命题角度。根据新高考注重考查宏观知识框架与历史阶段特征的特点,备课时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精心选择练习题与试题,让学生得到有效训练。
2、引进来、走出去:
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加入常州市“开课教师教研群”,争取有更多教师开设精品课与市级公开课。积极参加高三历史研讨会,通过学习和交流拓展教学视野,及时把握高考最新动向,调整高考复习方向,提高高三教学质量。
总之,本学期高三面临着高考,高二面临三本选择性必修的教学任务,高一面临选科工作,这些都对历史教研组带来了新的挑战。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发扬敬业、创新的精神,精诚合作,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