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是新老教材交替,新老教师交替的关键时期,在校长室、师发处、课程处的指导之下,地理教研组依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尊重规律,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研究,群策群力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组内自主学习
教研组及时整合课表,周三上午在学生阅览室进行大集备与各备课组的小集备,积极开展新课程研修活动,主动随时开展教学讨论。全组统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各类活动,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结合研究需要,集中学习了多篇文章,文章主要是阐述核心素养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化,核心素养下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应用等。教学设计方面主要是从研学、自制教具方面探讨教学过程,缺少詹国顺老师所说的“创设真实情境并结合地方特色”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基于此,组内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在教学中务必注重情境教学的设计,做到一境到底。
2.专家引领学习
本学期,常州市高中地理正高级,特级教师李万龙老师,常州市地理教研员朱志刚老师和顾松明老师多次来校指导,李校长对青年教室基本功的指导,朱老师提出的教学设计理念,顾老师对组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细致规划,都让全组老师受益匪浅,在专家的引领下,组内工作有序、健康、高效的开展,中青年教师在教学、教科研、班级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3.同行听课学习
本学期市高中地理教研员顾松明老师组织了多次高中各年级的研究课,组内教师分别到省中、一中、二中、北郊、新桥等多所学校听课学习,集体研讨,其中既有精细的专题复习课,也有新情境下的概念新授课,还有以学生学情为主导的试卷讲评课,许多节课的设计令我们耳目一新,思路大开。
二、主题活动,助力成长
1.有序开展课题研究
(1)一个课题的结题:何飞老师主持的校级课题《基于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与评价》,作为与新课程核心素养密切相关的组内的课题,侧重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于生活实际的能力,本学期进行课题结题。
(2)一个课题的中期评估:省级课题《指向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子课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作为教研组新的研究课题,由胡方晓、刘婷婷老师主持,本学期通过了中期评估。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有机整合,为自身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扎实落实“每周一课”
教研组以主题式“每周一课”为抓手的教学研究活动与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有序进行“四位一体”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及时上传学科网。
(1)研修主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
(2)开课情况:结合研修主题,本学期共开设校级研究课9节,代梦云、张燕楠和周腾禹还各自开设了一节校际公开课,陈冉开设了一节市级公开课都广受好评,在磨课、开课的过程中,全组老师全员参与,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例分析方面均获得成长。
3.深入研究新高考、新教材
2021届是新高考第一年,从题型、题量、题目的立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新高考的变化,面对我校选择地理的学生占绝大多数的现状,面对现行新课本知识面广,但知识衔接不到位的情况,本学年开始,我们逐步形成了高一至高三教学的系列化,不同内容和同一内容的不同难度分别在哪个年级哪个时段进行教学,我们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今年高一年级我们把地理1和原来在高二授课的选择性必修1两本书同时下发,穿插授课,但没有刻意提高难度,更多的还是提高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度;高二年级,我们着力做好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内容的衔接,提高教学的难度和深度;高三年级,我们重点研究2022届高考指向,把握高考动态,研究高考素材和问题情境,提高教学的广度和匹配度。
4.市基本功比赛
地理组教师现有13人,7名教师教龄在5年以内,缺乏教学经验。六对师徒学习指导工作常规化,徒弟主动听课、学习、交流、反思,全组教师之间提倡相互听课。徒弟加强做题、讲题、命题能力的训练,加强粉笔字、即兴演讲、板图板画、教学设计和模拟课堂等基本功的训练,在2021年举行的基本功比赛中多人获得优异成绩:
刘婷婷:省基本功一等奖,大市一等奖,市区一等奖;
李丽萍:大市二等奖,市区一等奖;
武晨旭:市区二等奖;
张燕楠:市区三等奖,三中一等奖。
5.青年教师模拟课堂比赛
本学期,地理组6位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模拟课堂教学比赛,6位青年教师赛前高度重视,赛中认真准备,每个人都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代梦云老师从区域认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农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理念,板书有结构、有设计;孙秦玉老师声音洪亮,激情高昂,通过一个个案例逐一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符合学生认知;武晨旭老师围绕台湾菠萝滞销,广东菠萝畅销阐述主题,设计新颖,一境到底,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转承自然,课程结束后,有总结,有回顾。张燕楠老师教态自然,语速适中,表述清晰,上课时与学生有充分交流,学生回答问题后有点评,有跟进,不同内容之间承转合理,概念辨析清楚。周腾禹老师上课大气自然,语速适中,知识点讲解清楚,且与学生交流自然。陈冉老师以水稻的习性入手,分析水稻的需求,进而理解水稻目前的分布区域,设计思路新颖,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进而迁移应用。
三、任重道远,奋力前行
1.由于地理选修的学生急剧增加,本组教师的课务繁重;而我校学生良莠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与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
2.地理特色活动的开展难落实:在高二地理选修班开展的“图识天下”活动,由于合格考时间的重新设置,导致本学期高二教学时间及其紧张,加之我校选修学生的急剧增加,正在重新设计比赛方式,调整补充竞赛试题。
3.随着青年教师的明显增加,如何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地理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