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工作总结>>文章内容
10月份语文组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喻晓玲

10月份语文组工作简报

一 语文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专家引领方向,助力青年成长

为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常州市第三中学语文组于10月25日下午进行了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说课比赛,本次比赛由教研组长蒋霞老师主持,特别邀请了常州市教研员周於老师担纲主评委,并就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作指导讲座。

本次比赛采用说课形式,语文组的青年教师们纷纷拿出严谨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认真对待此次比赛,大家在赛前专心致志地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努力呈现出最好的教学设计。

赛后,周於老师对十位参加比赛的青年教师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并从“如何使用教材”的角度给青年教师们提出了一些专业的诚恳的建议。周老师认为,教师素养是教材使用的关键,教师在如何使用教材方面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落实教材两个方面。

首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方面,周老师对青年教师们提出加强文本解读能力和关注教材中的助读系统两个期望。一方面,教师对文章的深入解读是教学的起点,因此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文本解读方面坚持下苦功夫是非常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包括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等)给予课文的教学很多提示,教师们要通过把握助读系统,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其次在落实教材的实践方面,尤其是情境任务和活动设计两个方面,周老师希望青年教师们多学习,但在学习的同时需要保持自己独立、清醒的认识,不能“人云亦云”。最后周老师提出语文课堂需要通过学习活动,去解决学生真正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只是给予提示,提供支架。

赛后,评委组顾岚岚、张丽明、张奇飞、王伯美三位老师与青年教师就本次活动中突显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坦诚的交流互动,也给青年教师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面对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青年教师们一直在不断学习与探索中努力前行。通过本次比赛,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对教材的使用以及课堂教学也有很多的感悟与收获。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相信青年教师们定能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突破困难,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常州市中学生作文比赛学校选拔赛,各备课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确定以下人选

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王家怡

高一1班

张丽明

陈诗怡

高一3班

叶荣荣

顾洋洋

高一10班

喻晓玲

周雨馨

高二3班

周强伟

薛梓蕴

高二11班

余经瑜

王雪

高二12班

蒋霞

姜涵

高三10班

张妍

邹蓓蓓

高三9班

王伯美

陈嘉怡

高三11班

顾岚岚

俞佳希

高三12班

杨倩

常州市中学生作文大赛将于11月6日在教科院附中举行,为了积极“迎战”,10月29号下午第五课,语文教研组长蒋霞老师在学科教室,针对比赛作文的特点,对10名选手进行赛前指导培训。

 

三 语文组参与常州市中语会2021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为了更好开展语文教科研活动,形成有效成果,语文组针对论文评选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常州市中语会2021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在研讨中形成共识,论文选题应围绕课程,聚焦课堂,指向学科教学。可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语文课程建设、语文教材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等比较宏观的方面撰写论文,特别欢迎老师们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撰写微观的研究论文以及针对语文教育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育叙事等。

   论文应突出科学性、学科性和实践性;观点明确,对学科教学有较深刻的见解,分析充分,予人启迪;关注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的热点,关注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等。

 

四校联合“党建双培”同课异构,语文青年才俊展风采

语文组成琪老师,以“月照为玉,日出为明”为题,从《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两篇写景散文迥异的语言风格特点切入,探究两篇文章的抒情特点,引导学生探讨对主人公形象特点的认识和生活启示,课堂氛围较好。赢得听课老师一致好评。

语文组周琪老师通过让同学们写下自己曾经的挫折、分享名人失败与成功的事例等活动环节对其进行引导,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什么是挫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与学生一起探讨了“如何面对挫折”,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善待挫折,浴火重生;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班会过程中,全体同学积极交流,各抒己见,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使“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交流更有温度”的理念深入人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