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节选自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是这本书的第一节内容。种群的特征如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是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及调节的重要参考因素。如何调查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孩政策,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本节课以我国的人口政策为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通过学案的数据绘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根据学生绘制的年龄结构图,来预测未来人口变化。学生继续根据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评价可能会带来怎样的人口和社会问题,从而解释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概念。整个过程逻辑比较清晰,由易到难,相互强化巩固。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够从绘制年龄结构图中找到设计图表的兴趣。学生自主绘制年龄结构图,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绘制年龄结构图的目的也是为了后续通过年龄结构图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引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概念。而本节课所使用的数据全是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真实数据,来源可靠,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愿意、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现象,提出问题,基于证据、逻辑得出结论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一堂课并不是完全由一些有趣甚至无趣的课堂活动的集合,而应该是具有内在逻辑的、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或从易到难,或相互强化巩固,或由局部到整体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使课堂更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使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而服务。而如果课堂设计中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教师应付各种各样的所谓活动,而忽略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仅使课堂教学大打折扣,同样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