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工作计划>>文章内容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9-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倪红娟

精诚合作 砥砺前行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内涵建设,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结合学校第五轮主动发展规划,在校长室指导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和市局、教科院教学活动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打造优质师资,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力争使历史学科在新高考中再创辉煌。

二、工作目标

1、研究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历史教学模式;

2、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完善基于云平台的学生个性化历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3、推进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努力打造历史卓越教师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4、加强新高考与新教材的研究,提升高三教学质量,占领新教材研究高地。

三、具体工作项目

(一)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历史组及组员研究的课题本学期计划如下:

1、省重点资助课题《指向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子课题研究;

开学初,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要求,督促大家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

学期中后段,收集材料,迎接中期评估。

2、校级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准备结题

开学初,参加校课题组会议,明确要求,督促大家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

学期末,收集课题材料,准备迎接结题评估。

3、备案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争取在明年能顺利通过中期评估获得市级立项。

开学初,参加课题组会议,明确要求,督促大家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和修改;

学期末,进行材料汇总,针对研究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二)配合学校前瞻性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工作

1、配合校 “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的推进、建设工作。

2、继续配合学校的信息化团队建设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专门组建了一支覆盖全科的信息化团队。倪红娟、张坤玲老师参加了江苏省徐展网络名师工作室,学习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开发同屏软件的功能,优化培训方式,服务学校,服务师生。

3、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的第二阶段线下培训工作。

1)开学初教研活动中,请每位教师交流自己所选项目以及所需提交的资料。

2)共同学习其他学校提交的材料。

3)请一位老师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与方法。

(三) 继续推进“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系列研修活动

本学期历史组将聚焦“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根据教师发处的要求,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础,把主题研修活动与每周一课、课题研究相结合,不定期举办参加不同主题研修教师的教学沙龙、主题报告、教师论坛,并每月撰写主题研究报告。

每位教师都结合研修主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教研组内进行相互交流。2021.8收集项目组成员的项目成果(论文、课题、公开课等)。在2022年暑假完成“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结题研究报告。

(四)第二批教师工作坊活动

序号

工作坊名称

领衔教师

参加人员

1

微史记工作坊

倪红娟

韩光、张坤玲

上学年,已经完成“第二批教师工作坊校级课题的中期评估工作,本学期将继续推进工作坊活动,完善网站,积累材料,准备结题。

(五)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本学年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以研究和提升学生学科思维品质为主题,提高“每周一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各教研组、备课组聚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围绕子课题研修主题,按照逐步推进的思路,开学初形成学期教研组开课计划表。如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历史     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开课计划表

本教研组学年研修主题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第一次开课研究问题

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水平划分

开课教师

潘雨朦

开课时间

第二次开课研究问题

大单元教学主题如何确定

开课教师

倪红娟

开课时间

第三次开课研究问题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开课教师

韩光

开课时间

第四次开课研究问题

历史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式

开课教师

张琪

开课时间

第五次开课研究问题

历史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式

开课教师

张坤玲

开课时间

第六次开课研究问题

与大单元相匹配的学科学习方式

开课教师

房源晟

开课时间

第七次开课研究问题

与大单元相匹配的学科学习方式

开课教师

卫雪君

开课时间

第七次开课研究问题

与大单元相匹配的学科学习方式

开课教师

  

开课时间

1、可以有若干位教师开课所研究的问题相同。

2、教研组制定开课计划时应兼顾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都要有涉及)和时间(不要密集在某一时间内)。

(六)推进“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与青年教师成长

以学校的领航计划即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项目与“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为发展平台,促进组内教师在专业上进一步发展。

具体措施:

1以整体带动个体:

目前,历史教研组在五级梯队中有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2人,教学能手1人,201820192020年各有一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这是历史组教师个人努力的成果,更离不开历史教研组精诚团结的精神与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

2)加强任务驱动——“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

韩光、张坤玲、倪红娟老师成为学校“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

常规工作如下: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个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每年至少要阅读两本本教育理论书籍,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每个培养对象都要主持1项基于学校实际需求的学科类的研究项目;每个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篇;每个培养对象开设市级公开课1次以上;每一位培养对象需带领一支“团队”,指导和培养2-3名新教师或青年教师并取得成效。

本学期工作如下:

1、得到专家指导:重点学习如何撰写省级或市级课题研究申请报告书,并完成课题研究申请准备工作。

2、对近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迎接第一年名师培育工作校级评价。

3、参加三周一次有主题的课例研究,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加强任务驱动——“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

 组内近三年新进的青年教师有房源晟、张琪、潘雨朦。要督促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成长营新学期开营活动(开学初)、小组主题论坛活动、师徒结对活动、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10-11月),全方位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组房源晟、张琪两位教师有资格参加将于202110月—11月开展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35周岁(含)以下在岗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参赛项目为通用技能项目,其中粉笔字权重20%,即兴演讲权重20%,课堂教学权重60%。通过比赛促进组内两位青年教师主动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夯实专业知识功底、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比赛驱动——常州市高中历史优秀课评比

     202110月将举办常州市高中历史优秀课评比活动。希望我校获得市区一等奖的韩光和张坤玲两位老师能够在大市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七)进一步完善校园网中相关项目的建设

1、完善校园网中的学科园地板块建设

2、完善校园网中的课题研究板块建设

3、完善校园网中的第二批工作坊板块建设

(八)扎实推进教研组常规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新高考与新教材

严格落实集备制度: 严格落实每月一次教研组大集备以及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备活动。集备做到 “三定”,定主题、定主讲、定时间。在此基础上,营造历史办公室即时研讨氛围。

高一年级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困境,高一备课组要多学习已经使用新教材地区的经验,根据指导意见重点研讨教学难度和进度。高二根据新高考方案,重新安排教学进度,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策略。高三要调整复习思路,研究2021江苏高考试卷的命题思路与方向,揣摩命题角度,研究新高考试卷与以往高考卷的区别。根据新高考注重考查宏观知识框架与历史阶段特征的特点,备课时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精心选择练习题与试题,让学生得到有效训练。

2、引进来、走出去:

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加入常州市“开课教师教研群”,争取有更多教师开设精品课与市级公开课。四十周岁以内青年教师踊跃参加常州市历史教师评优课,争取获得更高的奖项的同时,达到以比赛促教研,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积极参加高三历史研讨会,通过学习和交流拓展教学视野,及时把握高考最新动向,调整高考复习方向,提高高三教学质量。

     总之,本年度高一使用新教材的第二年,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也是高三使用旧教材参加新高考的最后一年。这些都对历史教研组带来了新的挑战。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发扬敬业、创新的精神,精诚合作,砥砺前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