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结合案例,说出影响影响该区域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结合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变化,学生能够分析出影响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2. 结合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变化,学生能够分析出科技与交通发展对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的作用。
3. 结合生活中不同类型工厂的选址,学生能够分析出五种不同类型的导向型工业类型。
过程与方法:借助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的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分析出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钢铁工业三次去区位选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分析中,让学生体会到区位因素不是一尘不变的,且让学生体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同等重要。
【教学重难点】影响区域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师:课堂导入:在这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空间中,刚铁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ppt展示钢铁图片),这些均与生产钢铁工业上用的纯铁以及一些合金的钢铁工业密切相关。钢铁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工业部门。世界的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经历了三次变化。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就涉及到本节课要探讨的话题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师:和农业一样,我们首先要明确工业区位因素这个概念。在了解工业区位因素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工业生产活动。在工厂,劳动力(技术含量较低工人和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一些燃料(煤石油)和动力等)和设备将原料(农产品、铁矿石(钢铁工业原材料)等,加工成产品。
师:图示演示了工业生产过程。投资者投入原料、劳动力(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力或技术人员等),这些都是生产成本,进行生产,最后得到产品的过程,还会生产出一些废气废液废渣。因此,这些区域的自然因素(土地资源情况等例如钢铁工业像铁矿石等)、劳动力、动力条件(例如钢铁来说煤资源情况等)、交通便利程度等,市场、环境因素等均会影响这个区域的工业生产活动。这些影响工业生产活动的因素,我们称之为工业区位因素。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农业生产活动布局与工业生产活动布局相比,哪一个布局灵活性更强?
生: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地域性很强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之一。比较而言,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对工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小,因此工业生产活动的灵活性较好。
对不同类型的工业活动来说,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以钢铁工业为例,来分析一下,不同阶段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与其中蕴含的原因。
师:利润是工业活动决策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虽不是唯一问题,但是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利润等于收入——支出。收入取决于工业产品的价格与工业产品的销售量(其实就是市场需求)等挂钩,而工业产品的价格跟生产成本关联性又很大。因此不断地提高收入,降低支出,是每个工业活动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小活动题)
师:这是19世纪初不同地区钢铁工业布局的情··············况,我们看一下(山西太原钢铁基地、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美国匹兹堡区钢铁工业)。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早期的这些钢铁工业的布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生:主要靠近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
师:回答的非常好。最早期的钢铁工业集中分布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一张一吨钢铁产出所需要的原料变化图,通过这张图,我们会明显地发现1800年前后也就是19世纪初,一吨钢铁产出多使用的煤炭量明显地高出铁矿石量。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仅考虑运费(假设运费与运距与运货物重量呈正比),你会将钢铁企业建设在接近哪种自然资源的地方?
生:为了降低运费,因为煤炭资源使用量明显地高于铁矿石的使用量,因此主要集中分布在靠近煤炭资源所在地。
师:回答的非常好。19世纪初,这些钢铁工业发展起来,在选址时,为了获取更好地利润,会尽可能地选取劳动力丰富廉价、交通便利,靠近市场、靠近原料、靠近能源的地方,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如此理想的情况,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钢铁产业会尽可能地集中在优势最明显的地方。这些地区能够发展起来,和这些地区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煤炭资源丰富、靠近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区域,可以从其他区域运送铁矿石等这些自然、人文因素有重要关系。但是,19世纪初,其中煤炭资源情况在钢铁工业生产成本占据重要地位,大幅度地降低煤炭运输费用,快速地获取大量的煤炭资源,是早期钢铁工业生产中是重要考虑的内容,因此早期钢铁工业集中分布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早期钢铁工业布局的主导影响因素是煤炭资源情况,煤炭资源一般属于能源动力情况,因此早期的钢铁工业属于是动力导向型工业。
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生产一吨钢铁所用的原料中,煤的使用量大大减少,虽然铁矿石的使用量占比仍然少于煤的使用量。但是,因为同等使用量,铁矿石的体积量大于煤体积量此时,如果仅从经济角度思考,为了降低成本,你会将此时的钢铁企业布局在哪里?(接近abcde哪个地方)给大家1min时间。
生:可以选择,钢铁工业集中布局在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方,降低运输成本与难度。
师:回答的非常好。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生产出一吨钢铁,其中煤炭使用量的大大减少,减少了煤炭等动力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
师:从图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在20世纪初,每生产出一吨钢铁,煤炭资源的使用量虽大大减少,但是仍然高于铁矿石的使用量。因此此时铁矿石等的原料对钢铁工业的布局影响程度加大。此时,钢铁工业的布局由原来的动力导向型,逐步地靠近原料,逐步地原料导向性工业。
师:我们来看一下20世纪初的钢铁工业布局,(例如:中国的鞍钢(被称作共和国) 攀枝花请大家分析一下此时一些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的布局特点。
生:20世纪初钢铁工业集中分布在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方。此时的钢铁工业逐步地由原来的动力导向型工业向原料导向型工业转变。
师: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与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生产出一吨钢铁,钢铁工业消耗的铁矿石与煤的量都在大大降低。且交通运输能力在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都在减少。现代的钢铁工业布局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现代的钢铁工业布局特点最有代表性的尾上海宝钢钢铁公司。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鞍钢(我们知道是原料导向型工业)和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太原钢铁基地(我们知道是动力导向型)都在衰落,以很难再有往日的辉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是不是本节课讨论的重点内容。但是,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却发展起来。接下来,我们就以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案例,具体分析一下,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布局有怎样的特点?以及哪种因素是促进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发展的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位于上海宝山区,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公司。靠近沪宁杭钢铁消费市场。上海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依托港口与国内的煤炭资源以及国外的铁矿石资源,发展称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公司。这是一张我国的煤资源分布图,这是一张我国的铁矿石资源分布图。我们可以发现上海宝山区既不是煤资源分布区也不是铁矿石资源分布区。按照,之前的分析,上海宝山区的钢铁工业发展不占据重要优势,为什么它可以发展如此之快?请同学思考一下。给大家1min。
生:靠近国内煤炭资源分布区,铁矿石资源分布区,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交通运输便利,国外铁矿石资源占据主要地位,靠近国内国际市场,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科技水平的提高,煤炭资源铁矿石资源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且交通运输能力发展,大大降低了原料与能源动力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使得钢铁工业布局更加灵活,此时主要是市场导向性的工业。市场因素在钢铁工业布局中影响逐渐增大。占据市场是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海宝山区钢铁公司是市场导向型的工业。
除了这三种导向型工业,还有一些其他导向型工业类型。
师:请大家完成活动二。小组可以谈论一下:下面几种企业,哪种因素在布局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依次来看一下:制糖厂:一般一吨甘蔗可以榨出0.33吨糖,生产之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的原材料,且原料相对较为便宜的企业一般布局在原料所在地。为原料导向型工厂,像鞍钢,武钢,攀枝花钢铁,20世纪钢铁工业布局靠近铁矿石资源分布区。或者对原料新鲜度有一个较高要求的,水产品加工厂,水果加工厂,罐头加工厂。
师:啤酒厂属于加工后的产品不便于运输,瓶子里面装液体的工厂,一般布局在市场所在地,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需要大量能源的,例如:对动力要求较高的需要大量动力的工厂(像炼铝厂)等需要接近火电站、水电站,靠近能够提供大量动力的地方,为动力导向型。
电子装配技术含量较低,但对劳动力数量有较高要求,一般布局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得到地方。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除了这些导向型工业以外,还有一些工业对劳动力要求最高,那就是劳动力导向型的工业。例如: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工业,会优先选择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降低生产成本。例如:玩具手工制造,耐克鞋的生产等简单手工加工业。还有,对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的工业,会布局在技术导向性的工业。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制作应该布局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集成电路对技术要求高,需要布局在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发达地区。
技术要求高工业需要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一般布局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像生物制药等。
师:我们提到的这五种导向型工业,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获取较大利润,增加经济效益。但是,经济因素并不是企业决策者们考虑的唯一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同等重要。例如: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一般会选取环境质量较好的地方。例如:钢铁工业而言,可能会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大气。如果想在南京市布局钢铁工业,从减少大气污染角度来思考,你会布局在南京市的哪个方位?
生:盛行风向的垂直的位置上。西南东北方向。
师:像个人,发展历史等都会影响工业生产布局。
材料1: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在东北建立一些以非盈利为目的的纺织工业。
师:重工业基地,男性比例较高,调节性别比例的。男女性别比例长期失调,可能会社会不稳定。
师:材料二材料三均是个人因素对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且以钢铁工业为例,钢铁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就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例如:马云的阿里巴巴为浙江省带来了很多就业岗位。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就是我们后面谈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影响因素会发生改变。我们要学会用动态的视角看待问题。这些是本节课的结构框架。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标题是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其着眼点在于突出因素和变化。因此,我借助钢铁工业的三次区位选择变化来设计教学。分析不同时期钢铁工业区位选择,且在具体分析时,早期钢铁工业区位选择案例时,仅考虑运输成本(推出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思想)。五种导向型工业类型多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结果,环境社会同等重要,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
本次教学设计修改两遍,难度较低,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在讲解五种导向型工业类型时,学生身边的案例,学生较为感兴趣且较为学生理解。工业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生活中的地理。
【教学评价】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一节内容较为容易,多为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学生兴趣度较高。
(2)能为培养学生地理视角,用地理思维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
(3)陈冉老师这节课,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地理课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分析地理问题。
(4)学生课堂上较为配合,且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很高。
(5)教学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打磨。让地理课更有地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