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地理>>工作总结>>文章内容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7-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婷婷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迎来了新课标下的第一套新教材,迎来了第一次地理高考等级赋分,在校长室、师发处、课程处的指导之下,地理教研组依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尊重规律,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研究,群策群力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课标、新高考的应对性学习研究

1、组内的理论学习

教研组及时整合课表,周三上午在学生阅览室进行大集备与各备课组的小集备,积极开展新课程研修活动,主动随时开展教学讨论。全组统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各类活动,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学习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讨,特别是对“一核四层四翼”的理解;二是结合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研读了《浅谈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实施“大单元教学”》、《“单元研修”活动》等论文。

2、专家的引领学习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本学期,全组教师抓住学习的机会,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江苏省地理教研员于蓉老师的讲座《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及教学实践研究》;江阴市正高级教师柏林《空中楼阁,艰苦卓绝》;收看省名师空中课堂高考综合改革地理学科教学专题指导;观看省教研网《地理学科研修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展示》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对新高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3、同行间学习交流

    教研室组织了多次高中各年级的研究课,我们到省中、一中等多所学校听课学习,集体研讨,其中既有精细的专题复习课,也有新情境下的概念新授课,还有以学生学情为主导的试卷讲评课,许多节课的设计令我们耳目一新,思路大开。特别是高三研讨会与高三“头脑风暴”活动,各校老师结合当下高中各年级地理教与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或形成的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并对同伴提出的设想跟进探讨,实现智慧碰撞、相互启发。此外,我们还分别与南师二附中、车桥高中的地理老师进行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交流。

4、基本功强化学习

  地理组教师现有12人,6名青年教师,教龄在4年以内,缺乏教学经验。在共同深入学习《教学常规》,规范教研组和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重课堂教学反思的环节。

六对师徒学习指导工作常规化,徒弟主动听课、学习、交流、反思,全组教师之间提倡相互听课。徒弟加强做题能力的提升,尤其是5位工作不足2年的青年教师,主动跟着高三年级的节奏做题,顺利通过一模、二模测试。在第一学期做题、讲题岗位大练兵的基础上,本学期又加强了板图、板书能力的训练。

二、主题研修引领下的各类活动

1、课题引领,有序开展研究。

(1)一个主题研修课题:省级课题《指向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子课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作为教研组新的研究课题,由胡方晓老师主持,本学期有序开展了理论学习、磨课研讨和课例分析等相关工作。

(2)一个课题的中期评估:何飞老师主持的校级课题《基于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与评价》,作为与新课程核心素养密切相关的组内的课题,侧重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已通过中期评估。

(3)一个课题的开题论证:李丽萍、孙秦玉老师主持的常州市教育教学“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基于TPACK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作为教研组全员参与课题,本学期顺利进行了开题论证。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有机整合,为自身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依据主题,开设每周一课。

教研组以主题式“每周一课”为抓手的教学研究活动与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有序进行“四位一体”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及时上传学科网。

(1)研修主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

(2)开课情况:结合研修主题,本学期依次开设了以下11节研究课。

教师姓名

开课班级

课题

代梦云

高二6班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李丽萍

高三6班

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课——从地理视角看民居之巧

胡方晓

高一12班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刘婷婷

高三10班

高三二轮微专题——湖泊

武晨旭

高一5班

农业区位因素——“菠萝的海”

孙秦玉

高二2班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

张燕楠

高二12班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陈  冉

高一11班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何  飞

高一3班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张燕楠

高二12班

地域文化之传统民居

武晨旭

高一5班

地理图像判读与分析

胡方晓老师的《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在市区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磨课、开课的过程中,全组老师积极参与,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例分析方面均获得成长。

3、研读课标,撰写教研论文。

组内的青年教师们依据发现、关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李丽萍、孙秦玉合作的论文《App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荣获“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二等奖。李丽萍老师的论文《以三级课程统领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发表于《中学教育教学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李丽萍、孙秦玉合作论文《例谈APP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课程与教学》2020年第6期。

4、扎实练兵,提升教师技能。

关注青年教师的稳步成长是教研组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研室开展了青年教师“解题、讲题、命题”三题比赛。9名40岁以下教师参加市区做题、讲题、命题比赛,成绩优异:

解题:一等奖:胡方晓;                二等奖:代梦云;

三等奖:李丽萍、刘婷婷、何飞、孙秦玉。

讲题:一等奖:李丽萍、胡方晓;               二等奖:代梦云、何飞;

三等奖:刘婷婷。

命题:一等奖:李丽萍;                二等奖:胡方晓、刘婷婷、张燕楠;

三等奖:陈冉、代梦云、孙秦玉、武晨旭。

    此外,教研组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几位青年教师做了大量的习题,练习粉笔字、钢笔字,大胆设计板书、板图,学习心理学理论、新高考方案,努力弥补自身基本功上的不足,大大提升了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6月16日与23日,7位老师参加了常州市区的二轮基本功比赛,相信一定也会取得优异成绩。

5、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1)组织高二地理选修班学生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地理知识科普大赛”。学校荣获“地理科普教育先进单位”,十五位学生获得比赛一等奖,何飞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2)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地理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地理组在初赛基础上,于6月29日在高二学生中举办了第七届“图识天下”比赛。

(3)研发新的校本课程。武晨旭、陈冉两位老师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校本课程《“做”中学地理》,在高一学生中深受欢迎。

三、学期工作的问题反思

1、由于地理选修的学生急剧增加,本组教师的课务繁重;而我校学生良莠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与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

2、教研组的年龄与教龄存在脱节。五年内退休教师有3人,而教龄不满四年的教师有6人,占了50%,下学期比例还会增加。中老年教师的课务过重,而青年教师的成长指导不到位(师徒不能在同一年级任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