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课题 | 法润人心 外化于心 | ||
教材分析 | 本框是第八课第三框,讲述法治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特征,阐明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和具体任务,说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三者要一体建设,共同推进。 |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立足前两课的知识基础,围绕法治中国建设展开,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法治社会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本节课将围绕法治社会的相关内容展开。 | ||
教学目标 | 通过三个具体的情境设置,学习法治社会的基本内涵、明白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措施和重大意义。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学会根据法律主张自己合法权益,通过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处理社会纠纷,投身法治社会建设。 | ||
教学重点 | 法治社会的概念和具体表现 | ||
教学难点 | 法治社会的措施要求与重大意义 | ||
新课导入 | 教师活动 | 活动内容与目的 | |
提问:同学们在家是否都养过宠物呢? 教师:大家基本上都有养过宠物的经历,说明大家都挺有爱心的,善于观察的同学可能会发现,现在养小动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了,对,需要注意到很多方面,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民法典》第九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 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携带犬只出户,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 《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关于不文明行为治理方面明确提出:针对携犬出户不使用牵引带,不即时清除犬只粪便,将建立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 | 学生回答:法治社会
| ||
授课
| 议题一:你眼中的法治社会? | ||
活动:播放航空公司延误女乘客维权事件视频。 教师:学生回答后总结。 1.内涵 法治社会: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过渡:听起来好像还是有点抽象,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刚刚的视频,分析一下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 2.具体表现 视频中讲的是近日西安一机场飞机延误导致大批乘客滞留,其中不乏八九十岁高龄的乘客,不同于以往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些人靠闹的方式来解决,有的乘客甚至大闹柜台和机场,通过引发关注的方式获得相应的赔偿。在众人多次协商无果后,一位女乘客找到机场工作人员礼貌沟通,她搬出民航相关法律条款,要求机场“解决食宿,给予经济赔偿,协助大家免费退改签,安排补班的班机”,有理有据地提出乘客们的要求,可以说是上演了教科书式的维权。 通过她的维权,我们发现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说明她是一个法律素养高的人,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并且相信法律。法治社会的第一个表现,就在于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也就是信法。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 在这件事中,女乘客提出了三点要求:解决食宿、协助免费退改签、经济补偿,可以说每一项都是有法可依,每一点都可以在我国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中找到依据,因航空公司的原因导致延误,航空公司应当提供食宿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航空公司没有遵守,会有相应的处罚条款,可以依法向民航管理局投诉举报。所以说法治社会还表现在:二、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也就是“守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在于法律的严格执行。 在面对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女乘客没有选择暴力解决,也没有退缩,而是向大家展示了教科书式的维权,有效化解了矛盾,并争取了自己的权利。所以说法治社会表现在: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也就是“用法”。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你们眼中的法治社会是什么样的呢?看完下面这个视频,大家可能会有一些启发,结合这个视频,待会请同学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 ||
议题二:为什么建设法治社会? | |||
活动:播放视频醉驾入刑的第十年取得的成就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随着我国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查处力度,酒后驾车行为及因此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还是会发现,身边酒驾醉驾带来的事故时有发生,这说明了我们的法治建设还在路上, 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必要性) 此外,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建设法治社会,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重要性) |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谈谈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建设法治社会? | ||
议题三:如何推荐社会治理,建设法治常州? | |||
材料展示:这张图主要介绍的是常州市在过去的2020年在法治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审查了两部地方性法规草案,审查了3部政府规章草案,全市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72件,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24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4万件,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199件,常州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1376件等等。 教师总结归纳: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我们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3)建设法治社会还需要我们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知识补充: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综合探究: 最近,成都一起电瓶车在电梯内发生爆燃事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小公民的大家针对这种现象就更好的建设法治常州向全体居民发出一份倡议书。
| 结合2020年的数据以及生活实际,谈谈你所了解的常州市在建设法治社会中的行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回答
立足常州实际,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 ||
总结提升
| 作为青年的我们,法律法规落实到自身的行为规范之中,为建设法治常州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 ||
教学反思 | 课堂当中理论性太强,内容的整合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
评课:
陈兴兰:个别知识要用简单的方式讲透,不能让问题复杂化。
刘鹏:简单的知识要考虑广度,复杂的知识要考虑深度。
杨春玉: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采用连贯的形式,课后练习的设置要有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温惠红:要牢牢把握教学重点,将知识点讲透。
张小洁:课件的制作要简约大方,更好的课堂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