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法治国家》是部编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第一目“法治国家的内涵”,阐明法治国家的含义和具体表现。第二目“建设法治国家”,阐述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和措施。两目分别从“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角度,阐释什么是法治国家、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二、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结合近年来我国的法治成就,阐明法治国家的内涵,分析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阐明法治国家的具体特征,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增强对我国法律的认同。
科学精神: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处理问题。
法治意识:了解具体的法律立法宗旨、原则和条文,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公共参与:坚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
阐述法治国家的内涵及其具体内容
阐明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法
五、新课教授
(一)新课导入
以学校新安置的垃圾桶引导出环境保护问题,结合课本《环境保护税法》的创制过程,引导出本节课教学主题“从环境保护税法制定、探讨法治国家建设”。
提问1:从“排污费”到“环保税法”在国家治理中体现了什么?
提问2:你眼中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学生自主回答,引导出法治国家概念。
(二)新课讲授
提出议题一:环境保护税法的制定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采取小组探究方式,归纳相关考虑因素。
教师总结:在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如果把同学们的观点,总结归纳并加以深化,其实我们就可以从《环境保护税法》的制定过程中,发现法治国家的特征。法治国家是坚持宪法法律之上的国家、是坚持良法之治的国家。
提出议题二: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展示法治小剧场故事案例:小明村的洁白造纸厂,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向周围的农田排放污水,导致小明家今年的小麦颗粒无收。
造纸厂厂长:我交了环境保护税,我想往排放污水就往哪排放污水。
政府工作人员:政府文件是你想看就看的,政府事情不是你们可以做主的。你们没有资格指手画脚。
小明爸爸:在网络上说:“环保局的人接受他的贿赂,一定能够处理这件事情”
请同学结合以上人员的言论,具体谈谈在环境保护说法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自主思考,教师选择部分同学发言。
教师总结:法治的国家的特征还有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力,以及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总的来说,法治国家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是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力,以及法规国家权力机制的运行的国家。
教学过度:从《环境保护税法》的制定和实施的角度来看,突出强调了建设法治国家不仅要考虑法律的制定还要考虑法律的实施。我们既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又要有严格的法律实施,不仅有法可依,还要执法必严,法治才能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提出议题三:从环境保护谈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引出案例:河南省史上最严“禁放令”朝令夕改。(播放视频)
提问1:为什么惠出现朝令夕改的原因?最严“禁放令”的制定过程中是否合法合规?请具体阐释。
学生小组谈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规范性文件的机构不是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过程中有没有参考人民群众意见的建议呢,侵害了公民合法权益。建设法治国家,一定要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首先要依宪行政。
提问2:环境保护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除了《环境保护税法》和环保法是否还涉及其他法律?下面这些行为可能涉及到哪些法律?
1.某企业向河流、湖泊直接排放工业污水 2.在环境保护税缴纳过程中涉嫌偷税漏税
3.政府工作人员接受违法排污企业的贿赂 4.某企业在排污行业进行垄断竞争
教师总结:环境保护不只是环境保护法,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起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不断建立很完善了各项法律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全覆盖,实现了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提问3:有法还必须的实施。但是法律的实施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同学们觉得我们的法律实施过程中那些主体应该形成合力,需要哪些部门的共同努力呢?
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总结: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建设法治国必须推进宪法实施、完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
(三)课堂小结
而归根到底,我们建设法治中国的原因和意义就在于建设法治国家在于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关于《法治国家》的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某些问题的设计上难度较高,理论化程度较高,忽视了学情。
2.教学环节的过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本课在内容的逻辑和结构上的转折和过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比较生硬。
3.学生在讨论问题上不够热情,积极互动上有待加强,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探讨问题的能力。
4.在案例教学中还应该增加生活中的案例解读,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来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次选取的案例有部分失真,存在个人的主观臆断。
评课
朱丽娟老师:课堂结构严谨,思路清晰,逻辑清楚,语言凝练。但要注意回答问题既要有小组讨论,也需要有个别同学的展示。
张小洁老师:课堂语言凝练,课堂设计有深度,注重整体设计,理论联系实际。
陈兴兰老师:备课认真,课堂气氛平和民主,教态大方自然。但要注意口头语和口误问题。
杨春玉:引导学生合作思考,注重方法指导。今后应该在“议题式教学”上多下功夫,尝试向“议题式教学”的方式转化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