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生物育种
[必备知识·讲练]
分析生物育种程序和原理
(1)识别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处理方法:
A:杂交,D:自交,B:花药离体培养,C: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幼苗,E:诱变处理,F: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G:转基因技术,H:脱分化,I:再分化,J:包裹人工种皮。
(2)据图判断育种方法及依据原理
(3)育种方法的选择
基础自测1 (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基础自测2 (2020·衡水模拟)如图表示小麦育种的几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①和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②和③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获得④⑤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得到的变异个体不全都符合农业生产需要
C.获得⑥的育种方式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秋水仙素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后期,结果使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
[关键能力·培优]
理解可遗传变异的原理,明确在育种中的应用
[构建概念模型]
[素养题型检测]
题型 围绕育种的原理和过程,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1.(2020·全国卷Ⅰ)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全国卷Ⅲ)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反馈练习:
1.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I和II分别称 和 ,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 。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III是 ,其培育中首先要应用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由④育成⑤品种的方法V称 ,其优点是 。
(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IV是 ,其形成的⑥称 。
2.(多)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用的技术是 ( )
A.杂交育种 B.基因工程 C.诱变育种 D.克隆技术
3.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4.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5.新物种如何形成是研究物种演化过程的重要议题之一。物种形成的可能原因有很多种,但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A.多倍体生成 B.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C.种群间产生地理隔离 D.种群间遗传交流增加
6.已知小麦的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下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 B.图中F3内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占2/5
C.图中F2中从上到下含所列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9:3:1 D.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
7.下图是以番茄植株(HhRr)为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途径2、3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均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品种C与B为同一物种
D.途径4与杂交育种相比,突出的优点在于能够产生新基因
8. (8分)下图是有关育种的流程图,亲本均为纯合子,A~J为不同的处理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文字、字母和箭头作答),图示C、F处理方法的机制为________,它们处理对象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A→D育种过程中不一定需要多次连续使用方法D处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图中E是在含有A、G、C、T、5—BU(5—溴尿嘧啶)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处理萌发的种子,5—BU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那么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
(3) 通过G→H→I途径培养高产β-胡萝卜素甘薯,常用________法将高产β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导入甘薯外植体。当芽长到3.0 cm左右,转入生长素________(填“>”“<”或“=”)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研究发现在液体培养基中比固体培养基生根效果更好,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