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 | 英 语 | 开课主题 |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中问题设置研究----以故事类文本“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为例 |
研究主题 |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中问题设置研究 | ||
开课教师 | 荆 琴 芳 | 开课班级 | 高三(10)班 |
开课时间 | 2021.3.9(周二)第八课(16:00-16:45) | 开课地点 | 致远楼(203) |
课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学习记载 |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工具,其品质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梁美珍等,2013)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型设问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目标能否真正落地。 基于布鲁姆的认知能力分层理论,梁美珍等(2013)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为三类: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展示型问题主要培养识记和理解能力;参阅型问题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能力;评估型问题主要培养学生迁移和创新能力。三类问题共同服务于语篇阅读,逐渐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 | ||
课后评价活动记载 |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设计巧妙(遮盖首段,避开阅读障碍),教学过程流畅,推进自然。 | ||
课后与研究主题有关的教学反思 | 这是一节题为“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中问题设置研究----以故事类文本‘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为例”的公开课。 本节课是省级课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之一。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工具,其品质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型设问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目标能否真正落地。 基于布鲁姆的认知能力分层理论,梁美珍等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为三类: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展示型问题主要培养识记和理解能力;参阅型问题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能力;评估型问题主要培养学生迁移和创新能力。三类问题共同服务于语篇阅读,逐渐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荆琴芳老师按照“基于文本”—What makes it a story、“深入文本”—What makes it a good story、“超越文本”—What makes it more than a story的层次展开了课堂设计。在“基于文本”环节,设置了较多的展示型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基本信息;在“深入文本”环节,设计了较多的参阅型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推断人物情感线索;在“超越文本”环节,设计了一些评估型问题,带领学生们探索文本主题,挖掘文本背后的故事。三类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基于本文的行文特点,采用了遮盖首段的方式,在理解文本主体的基础上,来探索首段中作者的态度以及挖掘“Churches”这个词的文化内涵。这种遮盖法能够较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巧妙地调整阅读难度,帮学生们搭好阅读支架,由易及难,不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改为读后续写类任务,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
|
栏目列表
高三英语组第三周每周一课
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荆琴芳
发布时间:2021-05-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祎明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