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研组三月教研活动
时间:2021年3月17日上午9:00—10:00
地点:弘毅楼二楼学生阅览室
人员:陆唯梅 吕秀玉 赵裕军 李丽萍 何飞 胡方晓 刘婷婷 孙秦玉 代梦云 武晨旭 陈冉 张燕楠
主持:陆唯梅
主题:围绕开学第一课,研讨学期工作
(一)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1)总结上学期结合新课标进行的四套教材对比分析情况。
《地理课标》的颁布实施,"一标多本"的高中地理教材多样化趋势日益凸显。在研读《地理课标》的基础上,教研组对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四套地理教材进行对比研究,选取了四套教材"框架结构"、"图像设计"、"案例编写"、"学生活动设计"等研究内容,分析四套地理教材的编写特点。通过对比发现,四套地理教材各具特色。
就“框架结构”而言,人教版教材的章节按照地理要素和产业部门编排,章节总量相对较多,其它三套教材按照《地理课标》内容的“黑点”编排,章节题目和章节顺序基本与《地理课标》一致。人教版和鲁教版每章最后分别设置了“问题研究”和“单元活动”,湘教版教材设置了“双语学习”栏目,而中图版教材采用了“正文+探究”的双系列编写结构,结构设计颇具特色。鲁教版的“地理信息技术”分散在“单元活动”中,其它版本教材则集中于一章或一节中。
就“图像设计”而言,人教版的图像数量多、图幅大,易于阅读,采用图像配合文字说明的方式,节约了教材篇幅,但图像的艺术性和美感有待提高。湘教版教材图像设计比较精细和富于艺术性,但景观照片比例偏多,图像的图幅尺寸整体上偏小。鲁教版教材图像大小比较适当,但图像的色彩设计欠佳。四套教材的地图数量都相对偏少,示意图的精细设计需要加强。
就“案例编写”而言,人教版教材设置了许多“案例”栏目,案例广泛典型且注重多个案例的整合,湘教版教材的案例使用偏少,案例使用和挖掘不够,鲁教版不过于追求案例的典型性,部分案例有别于其它教材,但案例素材过于简略,对案例的使用也不够充分。中图版的设置了“案例研究”专题栏目,案例素材丰富,但缺少案例之间的整合和挖掘。
就学生活动而言,人教版教材的活动素材比较充足,但活动数量偏少;湘教版教材的活动数量多、形式多样,注重活动的递进式设计;中图版教材的活动比较注重系列化设计,但活动设计的成本较高;鲁教版教材的活动侧重“低起点”设计。
(2)后阶段新课标的研究安排:一方面,尽快落实选修教材,继续进行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高一年级结合新教材的使用,进一步解析新课标;高二、高三年级在集备中加强新课标的学习,在相关课标的引领下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二)每周一课的研讨
3月6日,李丽萍老师在高三(6)班开设了《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课——从地理视角看民居之巧》为主题的研究课,并特邀市地理教研员顾松明老师参加听评课。本节课以民居为主要要素,分析聚落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种民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积极动脑,分析、整理,以提高学生的自助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教师将“传统名居”定义为“热点”话题,借助视频、图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典型例题、问题串落地微专题复习,以思维导图式板书设计,重构知识脉络。顾老师的点评是:
1.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2.体现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创设情境,并以典型例题问题串落地微专题,学以致用;
3.建议增加学生活动时间和环节。
(三)市级课题的申报
1、结合《关于开展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备案及研究工作的通知》,本课题将积极申报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依据通知要求,在本学期进行相关申报工作的材料整理与补充;
2、结合上学期的课题规划,本学期侧重针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