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主动发展的需求与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校长室指导下,按照校是教师发展处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和要求,根据校地理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尊重规律,科学发展,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我校的地理课程实施水平。建立教师教研合作体,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二、工作目标
研究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和习惯养成的课堂教学文化;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构建以地理学为核心的区域性学生成长平台,充分挖掘新时期中学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进一步开拓地理学科的育人视野,创新开展地理学科主题活动。
围绕课题研究工作、“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系列研修主题活动、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教师专业成长、地理学科特色活动等多个工作开展。
三、学期具体工作
1.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继续深入学习《教学常规》,规范教研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照相关规定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完成教科院及校师发处、课程处布置的各项任务。认真开展每周的备课组集备与每月的教研组大集备,认真选择集备的内容,及时研讨解决问题。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重课堂教学反思的环节,准时上传教学反思。
2.深入研究新高考、新教材。
江苏省2021 年演练地理考试,在试题类型、考试时间、考试总分等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导致知识覆盖、分值分配、试题区分度、答题时长等要素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必将倒逼我们调整教学节奏,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制定备考新方案。本学期力争形成三中特色的新高考背景下“三年一贯制”高中地理课程图谱。
高一年级:地理课程整合与教学安排、进度、评价为重点。开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思维导图解读工作;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的新教材为基础,探寻适宜三中学生的进度、难度,加强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补充,突出主题与问题情境的创新,贴近生活,增强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地理学习习惯,加强探究、合作学习意识。
高二年级:以地理一轮复习计划的落实为重点,做好与新高考的全面对接工作。保证完成全市统考进度及要求,针对选择性必修的相关内容,需加大教学难度,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回归学科本色,遵循“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面临和关注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主题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对某些人类活动进行反思,充分体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
高三年级:深入研究“适应性演练卷”的题量、结构、难度、风格,形成基于“适应性演练卷”学生视角的地理复习建议,收集契合新高考讯息的二轮专题复习材料。高考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和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原理和规律。我们认为,新高考虽然有着诸多的“新”,但是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在地理学科“知识、认识、方法、思想” 上夯实筑牢,努力寻找新的突破点。在二轮复习中,以问题为导向,将地理学的核心规律、演变过程、前沿动态等进行不遗余力地挖掘和运用。
3.以“每周一课”为抓手,落实主题研修。
教研组以主题式“每周一课”为抓手的教学研究活动与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有序进行“四位一体”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及时上传学科网。
(1)研修主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
(2)负责人:胡方晓
(3)研究计划:
a.理论学习:项目研究负责人向全组教师推荐相关的学习文章,针对推荐文章的学习集中谈学习感想。
b.课例分析:文章的学习落实到具体课例的分析,由负责人通过文章学习进行课例分析,课例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分析他人的。
c.开课研讨:研究主题开设组内每周一课。
2月21日,代梦云老师在高二年级开设开学第一课;其他教师的开课时间、课题、班级待定。
d.反思总结:经过学习和实践,结合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地理核心素养),鼓励组内各位老师积极撰写各种教育教学文章。
4.有序开展各类课题的研究
(1)省级课题《指向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子课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作为教研组研究课题,由胡方晓、刘婷婷老师主持,本学期将依照要求有序开展相关研究。
(2)两个校级课题《地理实践力在研学中的研究》(何飞主持)、《手机App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应用的研究》(李丽萍),2020年6月通过中期评估。本学期将继续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适时进行材料汇总,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改进。
目前,教研组原有的省市级课题均已结题,本学期力争将课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及卓越教师培养中的李丽萍老师的研究项目申报为市级以上课题。通过课题研究,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有机整合,为自身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5.强化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新教材等新内容的研究,尽快适应核心素养下的考试形势。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还要反思已有的教学理念,剔除过时的、低效的课堂教学理念(一言堂、满堂灌),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特别是要关注青年教师的稳步成长。组织教师积极参与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高中教师优质课评比、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校际研究课等活动,抓住机会,提升基本功,力争在今年的高中地理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再获佳绩。
(1)课堂设计:2021年将举办省(市)高中地理评优课评比,以此为引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磨练、不断提升。严格执行日常师徒结对的听课要求,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市高中地理评优课的选拔,力争优异成绩。
(2)组织活动:随着青年教师数量的增加,除师徒结对落实听评课外,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让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3)解题能力:放寒假之前就开始督促青年教师利用假期进行解题能力的训练;从上学期开始,6位教龄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一直坚持做高三学生的一轮复习练习与各地相关试卷。
(4)基本功训练:在每周的集备活动中加入基本功的训练,如说课、板图、板书设计等。
6.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计划
(1)第十四届“全国地理知识科普大赛”,利用寒假进行了培训材料的整理,开学后将组织高二地理选修班参赛(上学期以完成报名工作)。
(2)在高二地理选修班开展的“图识天下”活动,由于我校选修学生的急剧增加,正在重新设计比赛方式,调整补充竞赛试题。
(3)研发新的校本课程。陈冉、武晨旭两位老师共同研发《地理科学史》校本课程,将在高一学生中展开。
(4)实验类、模型类研究性学习由何飞、代梦云老师在高二年级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