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韵远”的北宋前期婉约词群文阅读鉴赏教学设计及反思
常州市第三中学 张妍
l 教学设计
一、走进任务
随着游客审美品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外游玩不会选择千篇一律的酒店、宾馆;而是选择极具风格的民宿。甚至很多人是为了打卡“最美民宿”而前往所在地游玩。打开app,输入“民宿”二字,各色各样的民宿照片让人应接不暇。
其中一些古风古韵的民宿更是收获超多点赞。
现有位创业者有一套自带庭院、共五间客房的院落,打算以“唯美婉约的北宋词”为主题设计民宿,由你来当设计师进行改造,请你根据所提供的宋词作品,完成设计构想。
二、学习资源
l 学习资源
1. 选文
①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②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③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⑤柳永《雨霖铃》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踏莎行·候馆梅残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苏幕遮
【作者】范仲淹 【朝代】北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雨霖铃·寒蝉凄切
【作者】柳永 【朝代】北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学习活动
【活动1】身临其境——为客房取个宋词式的名字
要使民宿一点一滴皆有宋词意味,使住客身临其境,客房名称也是其中的重要之一。请依据提供的五首宋词,从词中选择或组合词语,给这五个房间各取一名。
要求如下:1.室名以二到五个字为宜,不可太长,读来要有音韵美。2.室名要符合各首词的情感意蕴。3.给每个名字写出50字以内的内涵阐释,这些阐释将与室名一同被制作在门牌上。
室名1: ;内涵:
室名2: ;内涵:
室名3: ;内涵:
室名4: ;内涵:
室名5: ;内涵:
【活动2】庭院流憩——为庭院设置有意境的景观
宋词里有许多景物成为经典的意象,可以说这些景物被宋词化了,也被赋予了宋词的特殊意蕴。为了让这个民宿小院具有浓郁的宋词风韵,请依据五首词中的意境,选择一些景物进行搭配,形成三处景观,并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三处景观,引导住客进入词韵画境。
景观1: ;描述:
景观2: ;描述:
景观3: ;描述:
【活动3】惊鸿一瞥——为客房挂一幅工笔画
千百年来,宋词中的名篇佳作为我们留下了动人的的故事。我们随着抒情主人公历经喜怒哀乐,这些身影成为文化情感的基因。因此,把这些典型的场景、动情的主人公以画的形式固化、装饰于民宿的客房中,尤其能增加其风雅韵味和文化内涵。请你根据所给宋词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用语言对主人公的神态、动作等细节进行描述。
画面1: ;内涵:
画面2: ;内涵:
画面3: ;内涵:
画面4: ;内涵:
画面5: ;内涵:
【活动4】明信传情——为住客赠送一张明信片
慕名来民宿的旅客都是深爱宋词风味的,为了让他们离开后仍然会时时记起这个别有
风味的地方,也为了达到宣传民宿的效果,可以设计明信片送给住客。请你结合诗词内容为本民宿写一个宣传语印在明信片上。
l 教学反思
刚浏览《唐诗宋词选读》这本教材时,我想过很多群文阅读的方案,有以作者为专题,也有以诗歌类别为专题……但经过筛选发现,以作者或诗歌类别为专题,诗歌的时间跨度很大,我觉得诗歌的学习应该是了解每一时期诗歌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之间诗歌的流变,不太利于学生集中学习某一时期内的作品。
通过平时的学习反馈,与唐诗相比,学生在宋词的理解上有障碍,觉得文本生涩难懂。故先选择词来进行鉴赏研读,从中帮助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从词的发展顺序、作者熟悉度、文本难度等多个维度考量,选择了北宋前期的词作进行群文学习,包括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柳永《雨霖铃》。“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其前期词在风格和内容方面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体裁以小令、中调为多。晏殊、欧阳修词“同出南唐”,开有宋一代词风。晏殊词温润秀洁,理深旨远;欧阳修词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晏、欧令词风靡天下的同时,慢词也勃兴、发展起来,与小令并驾齐驱。柳永慢词,以羁旅行役、离情别绪为主要题材,善铺叙,能点染,有层次,有波澜。张先与柳永齐名,以“韵高”为胜。小令、慢词双峰并峙,丰富了北宋前期词坛。
本节课通过以下四个活动:
本学习任务情境来自真实的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容易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本专题的总任务——设计北宋词风格的古风民宿,任务清晰有趣,需要学生研读作品,对诗歌的风格内容有深入了解。可以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当下的生活方式中。
本学习任务包含的活动设计文本的研读、审美创造和表达交流,这些活动的实践过程就是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过程。
本学习任务的四大活动,需建立在学生对文本进行预习的基础上,从整体的初步印象到文本的精读,点面结合对文本进行解剖。
想达成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北宋前期诗词风貌;2、感受词中意象内涵及抒情主人公形象;3、对诗歌的情感、诗人的创作意图有自己的发现。4、学会从语言、意象、人物几个角度鉴赏诗歌。
通过整节课的课堂,尽管事先布置了预习任务,并提供了相关名家评点给学生,但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对诗歌的理解不是那么到位。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资料推送给学生,学生看不懂或不会去看,那么资料的推送就是无意义的。课前资料的运用如何才能真的让学生利用起来是我今后要思考的。2.学生对诗歌浅层含义的把握不准确,和我自己太过于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看待学生有关,那要考虑的是,是否仍旧进行单篇教学,再进行本次的学习活动会更有效?但我也在想,单篇教学中,学生已经更深入的把握了诗歌之后,再进行本次活动,那这些活动可能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这么大了,或者是将之前所学填补进这个活动中。3.活动设计的顺序。室名这个活动本来放在活动三,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一、二的基础之上理解了诗歌之后再进行选词会有所铺垫。但放在活动一,最后再进行修改可能更让学生有一个发现和提升的过程?4.评课过程中,有位老师的建议是“离愁哀怨”的诗词如何吸引游客。这个问题反问我自己,其实觉得自己好像是为了情境而情境,想把这几首词装在这个情境任务之下。到底什么时候用情境最合适?还是需要多学习摸索。还有很多老师给的建议,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会认真去思考、钻研,争取更大的进步。
本次的开学第一课听评课活动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方向和空间,受益匪浅,今后在语文教学方面自己要更加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