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涉江采芙蓉
发布时间:2020-12-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苏芮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短诗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语言艺术值得学生去探索因此我延续赤壁赋里对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启发继续通过本首短诗的教学加强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一、导入

同学们上周五我们在赤壁赋的最后一节课讨论了“苏轼是天生的旷达吗以及“客人是真的存在吗两个问题大家讨论得都非常激烈可见同学们的思辨性思维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启发

今天让我们延续这种思辨性阅读的能力走进涉江采芙蓉》,看看本诗里有什么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二、初读诗歌感悟情感

相信大家已经预习过这首诗有没有同学愿意将你的好声音展现出来给我们朗读一下本首诗呢

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对朗读进行相关点评

三、走进任务一

通过大家的点评看得出来同学们对于本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朗读本首诗并思考完成这样一个填空题这是一首       的诗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提示可以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考虑

预设忧伤的工整的思念家乡的诗等等

四、走进任务二

那么这思念忧伤抒发的究竟是谁的情感呢即请学生探讨“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并在文中找出相关依据

学生自由讨论大致从男子和女子两个角度回答

总结不管是游子思乡还是思妇怀人总归这两人都是怎么样的啊?(预设分隔两地的是的男女主人公天各一方互相思念即使画面分隔也能同时显现出对方的痛苦和忧伤更显情感之真挚浓烈其实这样的手法在古诗中多有出现叫作对写也叫悬想

ppt展示对写的相关概念

因此如果抒情主人公是男子那么诗的前两句就是落笔妻子从对方角度来写如果抒情主人公是女子那么诗的第三句就是落笔丈夫也是从对方角度来写古诗十九首之后唐诗宋词也多有出现这种手法,,如杜甫的月夜

ppt展示杜甫的月夜》,学生朗读并分析诗中如何体现对写手法的

总结身在长安的杜甫想念远在家乡的妻子从对方落笔写妻子在夜里的闺房中独自望月思念远在长安的自己诗的第三句是诗人想象的场面妻子应该站了很久头发被露水打湿了冷冷月光也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五、走进任务三

回到开头大家说这是一首忧伤的诗是一首思乡的诗这些都是我们的评价有人说这是一首“一字千金”的诗是谁呢ppt展示文学评论家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本诗中哪个字值千金呢

学生自由讨论进行炼字主要有“芙蓉芳草”等词

因此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看似朴素平淡的诗句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再次齐读本诗感受这种力量

六、总结

同学们不管是赤壁赋里我们讨论的问题还是本诗中“抒情主人公是谁”其实啊语文中有很多有趣的有内涵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探索愿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带着这种思辨性阅读能力去学语文用语文真正走进语文

 

教学反思

涉江采芙蓉虽然是一首简短的五言诗但不管是诗的形式还是诗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都值得师生共同探索我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在于形式方面并且分析的内涵较为浅显没有真正挖掘到诗歌的深层内涵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教师要时刻增加“本钱”

叶圣陶先生要求教师要注意时刻增加自己的“本钱”即教师们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把课讲透才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就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本次涉江采芙蓉的过程中一是我自己对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相关的时代背景不是很熟悉二是我资料查询的不够多因此就造成了整节课的设计浮于表面较为浅显没能真正走进涉江采芙蓉》,走进古诗十九首》,走进当时的文人五言诗虽然我第二次上的时候进行了相关改动但由于我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所以讲得也不流畅有些牵强,,学生也是云里雾里较为茫然没有真正明白“芙蓉”“芳草”等意象的真正意义因此上完本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现在首先必须要丰富自身的相关知识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这些知识虽然大学学过但基本已经忘记所以在平时要经常看书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素养只有教师拥有丰厚的知识素养才能自然地将课堂讲透讲深

二、情境任务设计的本质还是文本解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在的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都非常注重教学中情境任务的设计本次涉江采芙蓉的教学设计依然如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三个相关任务整节课就是围绕这三个任务逐层展开但是我过于注重形式却忽略一个问题任务设计归根到底还是文本解读只不过是给文本解读加上一件外衣而已本质并没有变因此教师们要时刻注意教学切不可本末倒置带着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读懂文本才是一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更是如此所以以后我的教学一方面需要紧跟课改步伐多设计一些有趣的真实的情境任务另一方面多读书多看相关资料备课要充分让教学回归到文本解读中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