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孙乘风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孙乘风

教学目标:1、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

2、品味鲁迅特有的杂文语言,感受鲁迅语言辛辣讽刺的力量;

3、学会运用拿来主义的眼光辨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品味鲁迅特有的杂文语言,感受鲁迅语言辛辣讽刺的力量;

2、学会运用拿来主义的眼光辨证地看待问题

 

一、 创设情境(5分钟)

下列品牌中,哪些是中国的,哪些是外国的?

国货品牌雅士利冠以国际,名字叫做马浩宇,金尚恩,地名迪诺水镇,可洋货牙膏却要叫“中华”?

有人说:“放着本国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

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呢。”

也有人说:“  洋为中用,“拿来”无妨。拿出自信,适度吸收,化洋为中。

也有人说: “……”(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观点)

二、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10分钟)

师:好,那请同学们先保留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进入文本去看一看,鲁迅的观点是什么?昨天我们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我认真的看了我们同学的学案,高一3班的同学完成度很高,这里我展示三位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的思维导图。请这三位同学来说一说。

刘烨同学。

师:拿来主义是什么(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为什么要拿来,为什么要在前面写?是为先破后立

师:除了批判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外,还批判了什么主义?

依恋同学

师:送来主义(事例是这个吗,这个事例是什么的事例,拿来的)

师:怎样拿来?(品质)沉着  勇猛   有辨别  不自私

师:那拥有这样品质的人会怎样做呢?(占有 、挑选、使用、存放、毁灭)

师:鲁迅在写怎样拿来的问题上,是直接写应该怎样拿来的吗?(先破后立)

师:先写了一个什么?

大宅子——文化遗产(比喻论证)(骂人)

孱头——怕——逃避主义

昏蛋——怒——全盘否定主义  虚无主义

废物————喜——全盘肯定主义   投降主义

问题六:怎样拿来?占有   挑选   鱼翅   鸦片   烟枪 烟灯  姨太太  

使用   存放   毁灭

二、 赏析语言(15分钟)

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拿来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拿和怎样拿来的问题,那可否用拿来主义的眼光去评价一下本节课开始时的情景,写(2分钟)。

师:分享。这位同学的语言和鲁迅的语言相比,有什么区别?

师:下面让我们赏析并学习鲁迅的语言,在最后评价这一现象的时候是否也能学学“大先生”,方法?你觉得写的比较好的地方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

学生自由讨论,学生总结特点。

(1)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3)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4)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礼品

(5)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类比

(6)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为什么会怕

(7)国粹

(8)8段   废物  全不   欣欣然的蹩进卧室

(9)礼尚往来

(10)第10段

(11)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

(12)碰钉子,打破了大门

(13)鼓吹  吝啬

问题:送来和拿来的区别

      抛来的  抛给的   送来的   冠冕     稳妥

师:同学们的分享可谓意犹未尽,酣畅淋漓,那现在可否用拿来主义的眼光来评价这一现象?尝试一个片段写作,尝试着仿照鲁迅的语言风格写一写。

(四)情境任务写作及分享(8分钟)

    “雅士利国际”“华莱士”“高乐高”“马皓宇”“金尚恩”“迪诺水镇”“卡地亚”“赛纳维”“普罗旺斯”“地中海”“亚特兰蒂斯”这样的人名、地名、品牌名围绕我们身边。

你如何看待人名、地名以及品牌名称“中名洋用”和“洋名中用”的现象?

请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评价这一现象。

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仿写鲁迅的这一段辛辣讽刺、风趣幽默的比喻说理,形成一段自己对“中名洋用”和“洋名中用”问题的看法。

(五)用拿来主义的眼光看《拿来主义》(2分钟)

“发扬国光”

徐悲鸿:留学法国时毕业作业油画展示惊动了整个法国艺术界,为国争光。

        义卖作品抗战救灾。

梅兰芳:九一八事变后,表演爱国剧。

   拒绝为日本人和汉奸表演,蓄须明志。

   在今后,学会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去学习知识,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比如,你可否用拿来主义的眼光去看《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比如“发扬国光”这个词语该如何理解?

 

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

                鲁迅

破:为什么

立:是什么

怎样   破   怕           

            

            

       立  品质  占有  挑选  使用 

                       存放

                       毁灭 

一、 犀利、直观、简洁

二、 油滑

三、 形象、质朴平实

    教学反思:由最初的简单逻辑结构梳理,教师来画思维导图到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思维导图,自己来梳理文章的结构,本节课做了很多的遍的调整。最后的呈现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梳理文章的思维导图,由简单的读懂文本到品味鉴赏语言,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辛辣讽刺。从用拿来主义的眼光分析社会文化现象,到用拿来主义的眼光分析拿来主义,活动不断深入。但是还是有课堂活动太满,情境设计的和文本关系不太合理等问题,应该把一个问题讲清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