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生物>>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生物组每周一课 2020.12.1(程翱)
发布时间:2020-12-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程翱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的第1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在《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这个素养的重要性,“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并且,酵母菌和细胞呼吸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的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程老师以生活中揉面团为例进行导入,学生亲自体验面团的味道、手感,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讲解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型的单细胞真菌。然后引导学生初建方程式。对于方程式里的CO2和酒精的存在需要用实验来检测它们。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条件下能够产生CO2、酒精,产生的量等。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做出很多合理的假设。接着,分析实验中的变量,设计实验的装置连接方式。程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针筒和胶管,学生着手连接针筒和胶管。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讲解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播放视频后,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酒精如何检测呢?实验结果以视频的形式展现。为什么都变成灰绿色了?是因为有氧无氧条件下都产生了酒精吗?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葡萄糖也可以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灰绿色,联想到了葡萄糖还没有耗尽。如何进行改进?利用酒精易挥发的性质,可以用恒温水浴锅来将酒精蒸发出来。从而发现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此时再建方程式,学生尝试构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然后配平。配平过程中发现有氧呼吸方程式无法配平,将问题搁置在此处。然后引出定量实验装置。学生分析小液滴的装置,同时得到有氧呼吸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的量相同,从而得出有氧呼吸的方程式。再用一道小题来体验如何定量进行检测。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检测方法呢?可以利用一系列的传感器进行实验。酵母菌还有别的用途吗?合理利用微生物可以为我们美好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点评】

陆琴英主任:本节课的课堂效果较好,学生反应积极,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一些小细节上仍需打磨,尤其是部分图片不是很清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重新拍摄。

皋磊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初建方程式到再建方程式,课堂比较完整。课堂导入时,运用的面团可以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描述手中的面团,从而进行思维碰撞。在讲解怎样控制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前,应先给学生培养酵母菌的装置原型,然后再进行创新设计。酒精检测部分,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将课堂时间更多交给学生。最后的视频可以用来升华主题,表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徐双双老师: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环节设计比较合理,时间管理也比较紧凑,但从内容上看有些匆忙,有一些可以延伸拓展的部分应该将时间多交给学生,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教师讲很多。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